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硫酸过量.
(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锌粒),可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分析 (1)根据酸性和中性的液体都不会使酚酞变色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 解:(1)溶液中性或酸性时,都不会使酚酞变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硫酸过量时显酸性,故答案为:硫酸过量;
(2)溶液显无色时,反应后的溶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即溶质为硫酸钠或硫酸钠与硫酸;检验时,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锌粒),若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若没有气泡产生则恰好完全中和;故填:碳酸钠溶液(或锌粒).

点评 要熟练掌握酸碱中和的原理,同时学会检验酸碱的方法,并注意方法的可行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②催化剂就是MnO2、③催化剂加快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④催化剂改变了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A.①②③④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D.只有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同学们做了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的黄绿色消失,原因是木炭能吸附氯气.
(2)B中铁与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看到试管水面上升,其原因是铁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导致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食品包装中常填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
(2)铝制品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的成分是Al2O3(填化学式).
(3)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要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水对铁锈蚀的影响.
(4)人体铁元素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贫血症(填“贫血症”或者“佝偻病”).
(5)下列物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B.
A.合成橡胶手套  B.塑料保鲜膜  C.木制桌椅    D.不锈钢炊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1.2g,向其中加入93.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下列问题:(结果精确到0.1%)
(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X、R表示两种元素,在溶液中发生反应:X+3RNO3=3R+X(NO3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若X是Al,R是Ag,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D.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物质由元素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A、D均为黑色固体(D为常见金属),B为胃酸的主要成分,C为蓝色溶液,D、E、F均为单质.如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HCl,CCuCl2
(2)反应①除了生成E,另一生成物的化学式为FeCl2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点燃2HCl,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