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Ⅰ固体的成分分析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NaHCO3
②CaCl2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
③CaCl2+Na2CO3═CaCO3↓+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④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
猜想Ⅱ:固体全部变质
猜想Ⅲ:固体部分变质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小聪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用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由此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组内其他三位同学分别取小聪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
同学小红小美小伍
实验操作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加入过量稀硫酸
【实验结论】小红、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于是他们都得出猜想Ⅲ正确.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的氢氧化钠干扰对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检验.
(二)根据小美的结论推测小伍实验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小明同学认为通过测定装置 I中反应前后B的质量差,再通过相应计算,就可测定Na2CO3的纯度,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装置B吸收了;
②小刚同学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装置II.请分析:装置II中A的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若无装置C,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是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实验结论】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请你计算出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评价】①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②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 Ⅰ固体的成分分析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的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
浓盐酸易挥发,盐酸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称取10g样品于圆底烧瓶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增重2.2g,说明反应生成了2.2g的二氧化碳.

解答 解:Ⅰ固体的成分分析
【原因分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进行实验】他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评价】(一)老师指出,仅凭小红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无法确定猜想Ⅲ正确,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的氢氧化钠干扰对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检验.
故填: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的氢氧化钠干扰对样品中氢氧化钠的检验.
(二)小美的实验中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仍是红色,说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即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硫酸时,稀硫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后和碳酸钠反应,因此小伍实验现象是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故填:开始无明显现象,一会儿后产生气泡,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
Ⅱ固体中各成分含量
【进行实验】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①小组内同学通过讨论认为不可以,其理由可能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装置B吸收了.
故填: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也被装置B吸收了.
②装置II中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若无装置C,水蒸气会进入D装置中,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进一步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故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偏大.
【实验结论】设1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2.2g
$\frac{106}{x}$=$\frac{44}{2.2g}$,
x=5.3g,
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frac{5.3g}{10g}$×100%=53%,
答: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53%.
【反思评价】①联想到空气中有CO2,为了防止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故填:密封.
②若将上述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在45g水中,由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因此氢氧化钠的质量小于5g,得到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
故填:小于.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生活离不开化学.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调查市场时发现下列一些现象,并提出了整改建议.你认为所提建议中,不安全或违法的是(  )
A.海鲜在夏天容易腐烂变质:建议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B.海鲜在夏天容易窝烂变质:建议将海鲜真空包装后速冻冷藏保鲜
C.大米保存不当易发霉、生虫:建议将其低温、干燥贮存
D.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建议包装饼干时加入铁粉作抗氧化剂和吸水剂并密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写出下列仪器名称并选择合适字母填空:

(1)写出上述仪器的名称:A试管 C漏斗 D量筒 F烧杯 H胶头滴管
(2)用于固定仪器的是I
(3)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是D
(4)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B
(5)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反应容器是A
(6)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H
(7)实验室加热约150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科学上说的盐不仅仅指食盐,它包括数量很大的盐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的是(  )
A.盐水 食醋B.海水 二氧化碳C.液氧 人呼出气体D.氮气 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常用来溶解其它物质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C.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的各种杂质D.长期饮用蒸馏水无益于人体的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质的是(  )
A.氯化钠、食盐水B.碘、碘酒C.氯化氢、盐酸D.氧化钙、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②③(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①④.
(2)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涂油.
(4)工业上用盐酸除铁锈,反应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