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
B.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
D.鱼儿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

分析 A.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B.根据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以下进行解答;
C.干冰升华吸热;
D.根据氧气的溶解性分析.

解答 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去除冰箱异味,故正确;
B.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温度使其达到着火点以下,而蜡烛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所以蜡烛一吹即灭,故错误;
C.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雨水下降,故正确;
D.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溶解氧气,故不能养鱼.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 ①生石灰 ②硝酸铵 ③碳酸氢钠 ④活性炭,请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④;(2)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③;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①;(4)可用作降温材料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为明明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
(1)请写出该实验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老师看过明明的实验设计后,认为还需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简要写出补充实验的原理(化学方程式)、操作、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
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试验中:
(1)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应使试管口略向向下倾斜,实验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反应结束时,应该先把导管移出水面还是先熄灭酒精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原因是防止水沿导管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试管而使试管破裂.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点燃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单质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该反应中,生成物C与D的物质质量比为1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时,a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水中预先加入硫酸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用B图所示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燃烧的是a(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可能的原因是氧气被耗尽;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五氧化二磷(填物质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
(3)利用C图所示方法,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两支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D图实验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写出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5)利用E图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2MnO42-:表示2个锰酸根离子总共带2个单位负电荷
B.维生素C(C6H8O6):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可表示1个氩原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用到的白磷、红磷和木炭都为足量.

(1)点燃甲图中的酒精灯,过一段时间看到白磷被引燃,玻璃管内充满大量的白烟,从理论上分析,甲装置的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1处,(选填“1”、“2”、“3”或“4”).
(2)点燃乙图中的红磷和木炭,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乙图中C、D两处的弹簧夹子后,将看到的现象是进入A瓶的水的体积约是A瓶容积的$\frac{1}{5}$,烧杯中的水没有进入B瓶.
(3)点燃丙图中的红磷和木炭,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丙图中C′、D′两处的弹簧夹子后,观察到与乙图实验不同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将进入A′、B′两瓶,但都达不到容积的$\frac{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