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磷原子2P,②氯化亚铁FeCl2,③F-
(2)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C微粒(选填序号);
A.B.C.
②该反应属于化合 (填“分解”“化合”或“置换”)反应;
③反应前后三种粒子A.B.C.的个数比是2:1:2.

分析 根据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以及微观模拟示意图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根据反应物的种类和生成物的种类确定化学反应类型,据此解答.

解答 解:(1)①2个磷原子就是在磷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P;
②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故氯化亚铁中铁原子和氯原子的个数比是1:2,故填:FeCl2
③该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是9,属于氟元素,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F-
(2)①该反应中是2个和1个生成2个,故应该再填上一个,故填:C;
②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化合;   
③该反应中是2个和1个生成2个,反应前后三种粒子A.B.C.的个数比是2:1:2,故填:2:1:2.

点评 掌握化学用语的书写以及化学反应微观模拟示意图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镁离子2Mg2+3个氧分子3O2铝元素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但酸碱中和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在化学反应中,一氧化碳和氢气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D、E、X、Y、Z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X、Y、Z是单质,B、C、D、E是氧化物,常温下C是液体,Y是黑色固体,E是红色粉末.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D为CO.
(2)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g.
(2)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B.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纯碱、烧碱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它们属于同类物质
D.CO2、CH4、O3都是能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措施不安全的是(  )
A.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
B.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C.清理沼气池前应先通风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吸油烟机排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加入一滴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气泡说明没有变质
C.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Zn2+、Cu2+,可能有Ag+
D.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两种溶液中,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ABCD
区分的物质纯碱和小苏打氯化铵和硫酸铵蒸馏水
和澄清的石灰水
聚乙烯
和聚氯乙烯
第一方案分别加水溶解分别溶解于水,
滴加氯化钡溶液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分别加热观察是否熔化
第二方案分别加入食醋加水溶解后,再加氢氧化钠溶液取样分别加热至干观察有无残留物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