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I、根据如图所示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各物质化学式:A____ C_____ D____ E____;
(2)写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II、用两种化学方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化学方程式(提示:铜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反应)
方法一:____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方法二:_____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2 CuSO4 FeSO4 H2SO4 Fe2O3+3H22Fe+3H2O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过滤 Fe+H2SO4═FeSO4+H2↑ 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后过滤 Fe+CuSO4═FeSO4+Cu
【解析】
I、从①反应可得信息为:气体A可能是氢气或一氧化碳,B可能为铁或二氧化碳或水,从反应②可判断:蓝色溶液C为硫酸铜,那么B就是铁,D为硫酸亚铁,从反应③可推知:A为氢气,不可能是一氧化碳,E就是硫酸.
答案:(1)H2、CuSO4、FeSO4、H2SO4
(2)Fe2O3+3H22Fe+3H2O
II、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然后过滤即可得到铜,
所以本题答案为: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过滤;Fe+H2SO4═FeSO4+H2↑;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后过滤;Fe+CuSO4═FeSO4+Cu.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l,原子核内质子数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②X可能形成化学式KXO3的含氧酸钾盐
③X可能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④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
①A、B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 化碳 | 水 | 其他 气体 |
空气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 验证依据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CO2含量不同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O2含量不同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含水量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某金属颗粒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如生成氢气的质量(以纵坐标表示,单位:g)与所用金属的质量(以横坐标表示,单位:g)之间的关系如图,该金属颗粒可能是:
A. 纯净的锌
B. 含铜的锌
C. 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铁
D. 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的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 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 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中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对长时间向碱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产生了浓度的兴趣。
(提出问题)一定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1)通入少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通入过量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氢盐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难溶于水。
(4)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提出猜想)(1)溶质为NaOH和Na2CO3;
(2)溶质为Na2CO3;
(3)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
(4)溶质为NaHCO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溶液,滴在pH试纸上 | pH=9 | 该溶液显碱性 |
(2)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 有_____生成 | 猜想(4)不成立 |
(3)取步骤(2)中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 有气泡冒出 | 猜想(1)和(2)不成立 |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1)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同学们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教材,发现遇热或压强变小时:Ca(HCO3)2=CaCO3↓+CO2↑+H2O,纷纷提出,干粉灭火器中用NaHCO3灭火的反应原理与之相似,试写出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反思应用)同学们回忆起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n为电子层数,其中,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不正确是( )
A. 2、8B. 2、6、1C. 2、8、14、2D. 2、8、1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