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青海盛产高原野生菌,有的口味鲜美、营养丰富,有的含有一种麦角甾醇类毒素(C29H460),不能食用。关于该毒素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9:46

C. 属于氧化物 D. 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A 【解析】 A、麦角甾醇类毒素的化学式为C29H460,由化学式可知,他是由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B、麦角甾醇类毒素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9:46,故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29:46,故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29H460是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能带“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阜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A. 挥发性 B. 不稳定性 C. 可燃性 D. 腐蚀性

A 【解析】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溶解度、熔沸点、挥发性等,常见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脱水性和腐蚀性等。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不符合的是

A. 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 图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锌、铁粉末中分别滴加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C. 图③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D 【解析】 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碱性不断减弱至恰好反应时pH=7,再滴加盐酸酸性会不断增强,但不可能达到pH=1,正确;B、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由于横坐标是加入盐酸的体积,斜率应该相同,因为是在金属中滴加相同质量的酸,产生氢气的斜率只和滴加盐酸的速率有关,与图象不一致,错误;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共享单车为了方便我们绿色出行,夏季期间气温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最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子体积变大 B. 分子质量变大 C. 分子数目变大 D. 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D 【解析】 夏天温度高,分子间的间隔要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会使轮胎发生爆胎,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6.3个百分点”。让我们从化学的视角领悟报告精神。

(1)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畜牧场污水直接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煤燃烧时产生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3)天然气是生活中常用的较清洁燃料,写出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D SO2 CH4+2O2CO2+2H2O 【解析】 (1)A、化肥和农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是使用时要注意合理使用,过量使用会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故错误;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要处理合格后才能排放,故错误;C、畜牧场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要处理合格后排放,故错误;D、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的物质,不能直接排放,要处理合格后排放,故正确。故选D。 (2)煤是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熟悉的小吃中,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是

A. 酸奶 B. 胡萝ト包子 C. 手抓羊肉 D. 酿皮

B 【解析】 A、酸奶中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故错误; B、胡萝ト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故正确; C、手抓羊肉中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故错误; D、酿皮是由米面做成的,故含有较丰富的糖类,故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⑴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

⑵该兴趣小组在分析滤渣成分时做了如下的猜想:①只有 Ag;②有 Ag、Cu:③有 Ag、Cu、 Zn.其中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填序号),请解释原因。

Cu2+、Mg2+、Zn2+; ③,因溶液最终为蓝色,说明硫酸铜没有被反应完,所以说明锌粒没有过量,不会有剩余 【解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解题。 (1)向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可能发生的反应有Zn+2AgNO3=2Ag+Zn(NO3)2,Zn+Cu(NO3)2=Cu+Zn(NO3)2,充分反应后,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C 【解析】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会发生改变,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中有的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有的一定不会改变,有的可能会改变。 A、化合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会发生改变,对于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发生改变,错误;B、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会发生改变,对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发生改变,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2018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燃烧实验可以区分羊毛和合成纤维 B. 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节能减排

C. 食品包装中填充氮气可以延长保质期 D. 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大量蛋白质

D 【解析】 A、羊毛燃烧后有烧毛发气味,燃烧合成纤维有刺激性气味,故正确; B、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能减排,故正确; C、氮气是一种不活泼的气体,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正确; D、水果和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故食用水果、蔬菜可以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故错误。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