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必须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1. A.
    Cu(OH)2与H2SO4
  2. B.
    NaOH与HCl
  3. C.
    CaCO3与HCl
  4. D.
    Ca(OH)2与CO2
B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A、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实验现象蓝色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需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B正确;
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故C错误;
D、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某学生用右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小块白磷,在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cm处.
(1)向生石灰中加水,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________,此时活塞向(填“左”“右”)________移动.
(2)实验结束后,冷却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写出下列实验的文字表达式:
(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_;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CuFe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NaNO3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DCO气体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1. A.
    A
  2. B.
    B
  3. C.
    C
  4.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1. A.
    KClO3数学公式KCl+O2
  2. B.
    2Mg+CO2数学公式2MgO+C
  3. C.
    FeCl3+3NaOH→3NaCl+Fe(OH)3
  4. D.
    Na2SO4+2H2O→H2SO4+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以下内容请你用最合适的化学式、微粒符号或化学反应方程式填空:
(1)五氧化二磷____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________;
(2)硫酸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
(3)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碳酸氢钠,常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氢钠,反应后生成了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________
(2)两个氮分子________
(3)胆矾晶体________ 
(4)三个硝酸分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课上老师做了如下实验:把一小包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溶液.使溶液呈蓝色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
【提出问题】固体物质的组成是什么?
【猜想】假设(1)固体物质为铜和银两种金属;(2)只有________一种金属.
进行实验为了确认固体组成是(1)还是(2),现设计了如下验证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
将固体放入________溶液中,振荡一会,对比原溶液观察.记录现象: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得出结论:固体组成为(1),即铜和银两种金属.
【讨论】假设固体中只有一种金属,则老师所做实验的“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质AgNO3的量可能(选填序号)________.
①不足     ②过量      ③刚好反应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美国《科学》杂质每年评选一种在研究上取得突出进展的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人们称“明星分子”.其中,1992年评选出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分子,该分子在控制人体血压、肠胃,大脑学习方面具有特殊生理功能.请写出这种简单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其名称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