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时, 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观象如图一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变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 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C. 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质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负价,因此在化合物中凡是显正价的一定是金属元素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因此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绵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我国古代的下列发明创造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B. 用竹子、破布等植物原料造纸
C. 用铁矿石炼铁
D. 用硫磺、木炭和硝石制成火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2)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______
(3)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许多药品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药品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浓盐酸——防止挥发 B. 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 浓硫酸——防止吸水 D. 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 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
C. 铜用于制作导线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H4+ B. Ba2+ C. Cu2+ D. 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序号 | 1﹣1 | 1﹣2 |
装置 |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
2﹣1 | 1:9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
2﹣2 | 1:10 |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 |
2﹣3 | 1:11 |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
2﹣4 | 1:12 | 无黑色物质 | |
2﹣5 | 1:13 |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
(解释与结论)
(1)配平化学方程式:C+_____CuO_____Cu+_____CO2↑。
(2)实验1﹣2中,证明产生了CO2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