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形成酸雨。
可以采用的是( )
A. 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B 【解析】 试题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采取措施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这些都是属于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措施。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如图中?是________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发生改变 B.在?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中,海水的浓度逐渐增大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3)在粗盐变成精盐的过程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中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蒸发ABD防止液滴飞溅 【解析】 (1)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故采用蒸发的方法进行结晶; (2)A、海水进入贮水池没有新物质生成,成分没有改变,错误;B、随着蒸发不断进行,海水中氯化钠没有结晶前,海水中氯化钠质量不发生变化,错误;C、随着海水不断蒸发,溶剂不断减小,故海水浓度逐渐增大,正确;D、析出晶体后,海水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否则是不会有氯化钠晶体...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16届九年级中考化学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符号与其含义相符合的是()
A. Al+3 ——铝离子 B. H2——两个氢原子
C. 2S——两个硫元素 D. CuCl2——氯化铜
D 【解析】 A、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A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氢原子可表示为:2H,H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B错误;C、元素只讲种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四、五单元综合测试阶段过关检测题(二) 题型:简答题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___。
⑵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⑶表中与10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元素符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该周期中各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⑸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一个阳离子符号____________。
⑹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14得非金属He Ar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不同Na+或Mg2+或Al3+MgCl2离子 【解析】 (1)硅是14号元素,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 (2)根据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离子;16号元素是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3)10号元素是氖元素,氖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稳定,表中与其化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四、五单元综合测试阶段过关检测题(二) 题型:单选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四种物质反应前及t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17
B. W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C. 参加反应的W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3:48
D. 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
B 【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CO2质量增加了44克,是生成物;H2O质量增加了27克,是生成物;生成物共增加质量44g+27g=71g,O2质量减少了48克,是反应物;故W质量应该减少71g-48g=23g,所以反应后物质W的质量a为17,反应物是W和O2,生成物是CO2 和 H2O,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C,H和O三种元素,反应物O2中含有O元素。所以C和H一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全球的水量分布情况是:海水96.5%,陆地淡水2.53%,陆地咸水0.97%.请用适当的示意图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海水96.5%,淡水2.53%,陆地咸水0.97%,可画图为: 【解析】 由海水96.5%,淡水2.53%,陆地咸水0.97%,可画图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________m3 , 但人均占有量非常少,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________。
2.8×1012;1/4 【解析】 我国的基本水资源情况: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1012m3,总量多,但是人均少,只有世界占有量的1/4。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爱护水资源”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 B. 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 露天焚烧落叶 D. 燃煤火力发电
B 【解析】 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中的粉尘. 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火药爆炸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故A错误; 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以使空气中大量的飘浮的粉尘吸水后质量变大而降到地面,故B正确; C、露天焚烧落叶,能产生大量的因没有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故C错误; D、煤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因没有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故D错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1化学使生活城美好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 B. 纺纱织布 C. 烧制瓷器 D. 冶铁炼钢
B 【解析】 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烧制瓷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冶炼生铁过程中,铁的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生成铁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