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略去)

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1)A装置中反应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2)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C 装置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0;
(3)补充D装置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达】
(4)有同学认为图2 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AB装置中残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5)为了克服图2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1 装置与A 装置连接(A 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1 装置分两次缓缓鼓入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B、C 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1 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
②反应后,用图1 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数据处理】
(6)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0.8g,实验前、后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75.2g和79.6g,纯碱的纯度为98.1%(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反思与评价】
(7)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8)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能减少测定的误差,原因是①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装置C 吸收;②避免AB装置中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分析 (1)根据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反应的实验现象判断是否反应完全;(2)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和方程式的写法考虑;(3)根据D装置的作用考虑;(4)根据反应结束后装置内残留二氧化碳考虑;(5)①根据图1的用途考虑;②根据气体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赶到C装置考虑;③根据图1 中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考虑;(6)根据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除以样品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即可;(7)根据盐酸的挥发性考虑;(8)根据改进后装置的优点考虑.

解答 解:(1)反应物是Na2CO3和H2SO4生成物是Na2SO4、H2O和CO2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因为该反应有气泡产生,没有气泡产生了,说明反应完了;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主要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C装置中反应的反应物是NaOH和CO2生成物是Na2CO3和H20,用观察法配平;
(3)D装置是防止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造成误差,所以用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就能达到目的;
(4)反应结束后在AB装置中会残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减少,结果会偏小;
(5)①鼓入的空气经过了氢氧化钠,已经把空气中二氧化碳除去,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由于原有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
(6)C装置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9.6g-75.2g=4.4g,设要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4.4g
根据:$\frac{106}{44}$=$\frac{44}{4.4g}$
解得X=10.6g,纯碱的纯度为$\frac{10.6g}{10.8g}$×100%=98.1%;
(7)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8)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有:反应生成的CO2尽可能被C装置吸收;避免AB装置中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故答案为:(1)Na2CO3+H2SO4═Na2SO4+H2O+CO2↑;逐滴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2)除去水蒸气;2NaOH+CO2═Na2CO3+H20;(3)装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管;
(4)AB装置中残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未被C中的氢氧化钠吸收;
(5)①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AB装置中原有的空气;②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排出残留在AB装置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6)98.1%;(7)稀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C装置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8)避免AB装置中原来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对实验的干扰.

点评 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第(5)小题,要知道通入不含有二氧化碳空气的目的,只有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才能使结果更准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逻辑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为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因为金属铁、镁能在氧气中燃烧,所以所有金属都能在氧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
A.碳+氧气$\stackrel{点燃}{→}$ 二氧化碳      B.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C.甲烷+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  D.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三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B(填序号);
(3)D中你认为应该是x=8;
(4)属于阳离子的是A属于阴离子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A、B、C、D、各代表铝、稀盐酸、氧气、硫酸铜溶液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常温下,相切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切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A为单质,D溶液为蓝色
(1)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将A、B、C、D的化学式写在图示圆圈内;
(2)D和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铝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3)写出A和B的反应方程式4Al+3O2$\frac{\underline{\;点燃\;}}{\;}$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3A2+B2═2C”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的化学式为A3B
B.若mg A2和ngB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g C
C.若A2和B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和Y,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Y)
D.若ag A2完全反应生成bg C,则同时消耗(a-b)g B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2011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
(1)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
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如图是自然界碳、氧循环简图
a.图中③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光合作用.
b.按序号和要求的反应类型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序号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
分解反应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化合反应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B.干冰升华C.食物腐烂D.铜绿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 
③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高锰酸钾的质量减少了  
④ag硫粉在bg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