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回顾水电解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用到的电种是
 
 (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电解一段时间后,两试管中水位下降,
 
管中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
 

(3)检验A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4)根据电解水的实验,我得出的结论:
 ①
 
;②
 
;③
 
考点:电解水实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的现象、结论分析回答.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
解答:解:(1)该实验用到的电种是直流电;
(2)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是氢气,较多,所以同一时间内,A管中生成的气体体积较大,试管中液体的排出量就较大,水位下降就较快;
(3)A管内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管内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检验A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把然着的木条伸到试管口,管口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水,证明是氢气,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4)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有: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比为2:1;③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④水分子中H、O原子的个数比为2:1等.
故答案为:(1)直流电;(2)A;同一时间内,A管中生成的气体体积较大,试管中液体的排出量就较大,水位下降就较快.
(3)检验A中气体:把然着的木条伸到试管口,管口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只有水,证明是氢气;检验B中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4)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③水分子中H、O原子的个数比为2:1.
点评:了解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的现象、结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M、N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XYMN
反 应 前 质 量(g)10101010
反 应 后 质 量(g)10158待测
试推断该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NaCl、AgNO3、Na2CO3三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
B、BaCl2溶液
C、稀硝酸
D、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矿石粉碎
B、碘升华,红磷燃烧
C、食物腐烂,铁生锈
D、海水经日晒后析出食盐晶体,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用A、B、C三个烧瓶分别按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设环境温度和压强保持不变),结果如下表(表中所列数据为导管中水面上升的高度/cm):
时间/天00.51.01.52.02.53.0
A瓶(干燥的铁丝)0000000
B瓶(沾了食盐水的铁丝)00.41.23.45.67.69.8
C瓶(沾了清水的铁丝)0000.30.82.03.5
D瓶(完全浸没在食盐水中的铁丝)0000000
(1)B瓶导管中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2)通过这个实验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易生锈?
 

(3)怎样才能防止铁生锈(至少写出两点具体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实验室用双氧水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做气体发生装置;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那么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2)如果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F装置中应装入
 
,氧气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3)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金属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的质量在冷却后没有变化,求原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已知:Mg(OH)2
  △  
.
 
Mg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
 
.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中,甲是氧化物,其中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70%;乙是黑色粉末;丙和丁是可溶性盐.反应①和②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试剂B是NaOH(填化学式)溶液;反应③的发生需要氧气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