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③④,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⑤⑥,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⑧⑨⑩,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⑦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钢铁生锈; ③电灯发光; 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烧;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汽油能燃烧; ⑧白醋是无色的;⑨金刚石比较硬;⑩氧气不易溶于水.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

解答 解: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②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③电灯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⑤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⑥铜器上出现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⑦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镁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⑧白醋是无色的;⑨金刚石比较硬;⑩氧气不易溶于水等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都属于物理性质.
故答案为:③④;②⑤⑥;⑧⑨⑩;①⑦.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概念与区别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组合是(  )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电解质 
 A 盐酸 NaOH 金刚石 K2SO4溶液
 B 空气 碱石灰 液氨 Na2CO3
 C CuSO4•5H2O CaCl2 水银 铜
 D 氨水 KNO3晶体 O3 NaCl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将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气体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假定气体全部被吸收),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前实验后
干燥剂+U形管101.3g103.1g
石灰水+广口瓶313.0g315.2g
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列各空白处:
(1)实验结束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1.8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2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0.6g.
(3)该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写出该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其中,CO2是氧化产物,H2O是还原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大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5.
(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4%.
(3)多少克亚氯酸钠中含有71克氯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以及用途规律的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小王同学设计了如下的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三个对比实验:

(1)请根据各实验现象,帮助小王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步骤设计意图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燃烧与物质的关系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可燃物才能燃烧
实验2燃烧与氧气的关系玻璃杯内蜡烛熄灭,外面的仍燃烧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3燃烧与温度的关系小木条很快燃烧,小煤块很久才燃烧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在灭火过程中,水的主要作用是使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B.氯化钠C.金刚石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下面所列各项中不会引起变化的是(  )
①元素种类  ②化学性质  ③核电荷数  ④粒子电性  ⑤原子核  ⑥电子层数  ⑦最外层电子数   ⑧核外电子总数.
A.①③⑤B.①③⑥⑧C.①②⑤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