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与气体溶解度的变化相似(填“甲”或“乙”或“丙”);
(2)将℃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乙 (填“>”或“<"或“=”);
(3)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的方法提纯甲;
(4)将℃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3《自然界中的水》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 B.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C. 工业用水可以用硬水,也可以用软水 D. 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叫过滤
C 【解析】 硬水是水中溶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A选项正确;长期饮用硬水会使心脑血管硬化,形成结石等,B选项正确;硬水作为工业生产用的冷却水,会使换热器结水垢,严重的会阻碍水流通道,会增加设备的投资费用,C选项错误;过滤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D选项正确。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0mL,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
(2)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保持水平。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原因是________。
(4)有一瓶新配制的5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贴标签,请将标签内容填写在空格处。
分子之间有间隔凹液面最低处名称: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质量分数:6% 【解析】 (1)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 (2)用量简量取一定量的液体体积时,量简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3)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防止熔融物掉落在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要在集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盘锦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是( )
A. 二氧化硫 B. 氮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氮
B 【解析】 A、二氧化硫和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故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有毒,会造成空气污染,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和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有关报导,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为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如图实验,一周后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生锈的条件_____________。
(2)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3)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实验所选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选试剂及操作 |
A | 鉴别CaCO3、NaCl 和NaOH固体 | 分别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
B | 除去KCl溶液中少最K2SO4 | 加入适量的BaCl2, 溶液,过滤 |
C |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硫酸铜粉末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AB 【解析】 A、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B、硫酸钾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该方法可以除去硫酸钾,且不引入新杂质,故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故错误; D、铁比铜活泼,故铁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X | 稀盐酸 | 水 | 水 | 双氧水 | 水 |
Y | 铁粉 | 氢氧化钠 | 氯化钠 | 二氧化锰 | 硝酸铵 |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C 【解析】 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 ①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②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③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⑤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单元测试 题型:实验题
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二氧化锰样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实验步骤及现象 | 结论 |
加热空的试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 假设 (填“不成立”或“成立”) |
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1)二氧化碳;(2)不成立;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 【解析】 (1)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可知气体是二氧化碳; (2)加热空的试管,另一端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说明气体不是来自于空气;图二中A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B是验证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净;如果D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同学的假设成立,从而得到碳粉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人体必须的元素中,缺少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的是 ( )
A. 铁 B. 锌 C. 硒 D. 氟
C 【解析】 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缺乏症进行分析。 A、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成分,缺乏会患贫血,在肝脏、蛋含有丰富的铁,故选项错误;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在海产品、瘦肉中有丰富的锌,故选项错误;C、硒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但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故选项正确;D、氟是牙齿及骨骼不可缺少的成分,少量氟可以促进牙齿珐琅质对细菌酸性腐蚀的抵...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