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试管中分别盛装甲、乙的饱和溶液,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A试管中变浑浊,结合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试管中是甲溶液
B. 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将t3℃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D. 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答案】D
【解析】
A、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升高,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A试管中变浑浊,说明了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试管中是乙的溶液,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1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9%,故B错误;
C、将t3℃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成为t2℃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成为t2℃的不饱和溶液,与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在t2℃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在故C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故D正确。故选:D。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如下图所示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甲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可以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也由此可推出灭火的方法
B. 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C. 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和b=8
B.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
C. 硫原子里,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16
D. 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是_____;
(5)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序号,下同),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实验时在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
(4)1909年化学家哈伯合成了氨气(NH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装置,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D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的质量比为2:3
D.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物质的质量总和是4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下表记录了氢氧化钠、碳酸钠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氢氧化钠 | 碳酸钠 | |||
20℃ | 40℃ | 20℃ | 40℃ | |
水 | 109g | 129g | 21.8g | 49g |
酒精 | 17.3g | 40g | 不溶 | 不溶 |
A. 如图表示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
B.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水中都是易溶物质
C. 40℃时若将50g氢氧化钠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g酒精中,均能形成饱和溶液
D. 20℃时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和酒精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如图是硫化氢和一定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 的微观过程。
(1)请在反应后的图中补全相应粒子的结构模型,据此图可得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_
(2)若在反应中持续通入足量的氧气,硫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硫,请写出硫化氢与足量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