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变化中,无化学变化的是


  1. A.
    天然气燃烧
  2. B.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3. C.
    玉米酿成酒
  4. D.
    含NaOH的水通电后得到2种气体
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天然气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属化学变化.
B、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玉米酿成酒,生成了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含NaOH的水通电后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生成了新物质就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广安)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氢气
氢气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
氢、氧
氢、氧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
CO
CO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
不成立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II.装置B中的现象是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处理的方法是
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B
B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只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种气体,可能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证明该气体的组成,进行了下面三组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未见出现浑浊现象
②将该气体点燃,在火焰的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倒转后,注入少量清石灰水,震荡, 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发现杯内石灰水变浑浊.
③若为进一步确定气体的组成,设计了两种方案.将1.48g该气体完全燃烧,依次通过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每步均完全吸收)称量装置前后变化的质量.

A
精英家教网 浓硫酸增重4.68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3.52g


B
精英家教网 氢氧化钠溶液增重8.01g;浓硫酸增重0.30g.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该气体组成中一定无
 
气体.该气体组成中一定存在
 
元素.
(3)写出NaOH溶液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你认为实验③正确的方案是
 
;理由是
 

(5)由③的实验数据确定该气体的组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氯化钠、烧碱、纯碱、无水硫酸铜、硫酸铜晶体等五种样品进行鉴别.
(1)观察固体样品,颜色为蓝色的是
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晶体

(2)余下四种样品,分别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溶液颜色变化的是
无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

(3)再在剩下的三种溶液中,加入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不变红的是氯化钠.
(4)最后两种溶液中加
稀盐酸
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的是纯碱.
(5)提纯物质要除杂,写出除去下列括号中杂质所需的化学方程式:①CO2( CO )
CO+CuO
  △  
.
 
Cu+CO2
CO+CuO
  △  
.
 
Cu+CO2
,②Na2SO4(NaOH)
2NaOH+H2SO4═Na2SO4+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气体X是由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验证其成分,将气体X依次通过下列A、B、C三个装置(干燥剂只用来吸收水)
(1)若A中CuO变成红色固体,B中干燥剂质量增加,C中无变化,则气体X一定是
H2
H2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CuO
  △  
.
 
Cu+H2O
H2+CuO
  △  
.
 
Cu+H2O

(2)若A中CuO变成红色固体,B中无变化,C中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X中一定有
CO
CO
,可能有
CO2
CO2
.A中硬质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  
.
 
Cu+CO2
CuO+CO
  △  
.
 
Cu+CO2
.把燃着的酒精灯放在导管口的目的是
除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
除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

(3)若A中CuO变成红色物质,B中干燥剂质量增加,C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气体X全部可能的情况
H2、CO
H2、CO
H2、CO2
H2、CO2
H2、CO、CO2
H2、CO、CO2
可不填
可不填
(可填不满,也可补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固体沉淀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CuSO4+Na2CO3=CuCO3↓+Na2SO4
CuSO4+Na2CO3=CuCO3↓+Na2SO4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结晶水合物受热后易失去结晶水,如CuSO4?5H2O
  △  
.
 
CuSO4+5H2O↑;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③无水氯化钙可做吸水剂;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过滤
过滤
、洗涤、室温晾干得蓝色固体.
Ⅱ.用下图所示方案,初步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2)无色气体为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

(3)加入足量铁屑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结论:猜想
不成立.
Ⅲ.固体组成定量测定:
设固体为aCu(OH)2?bCuCO3?cH2O,为测定其组成,称取24.0g蓝色固体.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图中注射器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关闭,b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打开进空气,b关闭.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反复推拉注射器;③称量B、C、D、E、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加热B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称量B、C、D、E、F的质量.
问题探究:
(4)写出Cu(OH)2、Cu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Cu(OH)2
  △  
.
 
CuO+H2O↑
Cu(OH)2
  △  
.
 
CuO+H2O↑
CuCO3
  △  
.
 
CuO+CO2
CuCO3
  △  
.
 
CuO+CO2

样品分解的总反应方程式
aCu(OH)2?bCuCO3?cH2O
  △  
.
 
(a+b)CuO+(2a+2c)H2O↑+bCO2
aCu(OH)2?bCuCO3?cH2O
  △  
.
 
(a+b)CuO+(2a+2c)H2O↑+bCO2

说明装置B中样品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B中固体没有完全变黑(或装置C、装置D的质量还在变化)
B中固体没有完全变黑(或装置C、装置D的质量还在变化)

(5)D中的药品为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钡等)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钡等)
,作用是
吸收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
吸收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

(6)进行步骤⑤的操作,是为了
将B中生成气体完全排出(使C、D充分吸收)
将B中生成气体完全排出(使C、D充分吸收)
,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
防止气流过快,C、D不能充分吸收
防止气流过快,C、D不能充分吸收

数据处理:
B C D E F
反应前 124.0g 250.0g 300.0g 350.0g 360.0g
反应后 116.0g 253.6g 304.2g 350.2g 360.0g
(7)据下表数据,E装置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气流带出D中水蒸气
气流带出D中水蒸气
;24.0g固体分解出水的质量为
3.6g
3.6g
 g,;
(8)求该固体的化学式中 a:b:c=
1:1:1
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