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 C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F可供给呼吸,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H、Y的化学式: H________; Y_________。
(2)写出A+B→C+D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 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
C. 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B卷) 题型:计算题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须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满足人体需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量的钙,才能避免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B.贫血症 C.甲状腺肿大
(2)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_;
(3)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4)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________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B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
D.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B卷) 题型:计算题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测一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步骤二:向20 g待测稀盐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氢氧化钠溶液,并使用pH计记录溶液的pH变化情况,绘制图象如图。
(1)在往稀盐酸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当溶液的pH达到2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用化学式表示)
(2)请结合图,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B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1)氢离子___________ (2)n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_ (3)磷元素___________
(4)二氧化氮________ (5)2Fe2+___________________ (6)NaBr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B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NaNO3 | Na2CO3 |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B | Cu | Fe |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C | CO2 | CO | 通过灼热的CuO |
D | CaO | CaCO3 | 高温煅烧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 通常情况下,CO2极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不同状态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图所示,使试管内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表示的是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
B. 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 等质量不同状态的碳酸钙参加反应
D. 对比曲线①②中c、d两点可知,产生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粉末状碳酸钙用吋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