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D、分解过氧化氢 E、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等.
(1)若用如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1水槽,2集气瓶;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在试管口处塞上一团棉花;
(2)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选填“a”或“b”)端导入.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以及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用注射器滴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解答 解:(1)1是水槽,2是集气瓶;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在实验前,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颗粒随氧气流进入水槽而使得水变红色;故填:水槽;集气瓶;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没有在试管口处塞上一团棉花;
(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丙装置通过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导入.
故填:甲;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将12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4%,若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形成的溶液是饱和(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食盐中加入KIO3可防止地方甲状腺肿大,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KIO3,可利用化学反应:5x+KIO3+3H2SO4═3K2SO4+3I2+3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IB.I2O5C.KID.H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化学小组为了测定学校附近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反应(假设样品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反应前反应后
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样品烧杯和其混合物
150g12g157.6g
(1)根据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为4.4g.
(2)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语言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只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为了防止“白色污染”,必须禁止使用一切塑料袋
D.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污染空气的气体有CO、SO2、CO2
B.水中Ca2+、Mg2+含量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C.氢气与空气混合就会发生爆炸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某化工厂生产的某固体产品中除了含有在加热条件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g,经充分加热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g.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若m1=m2,则原样品中无NaHCO3
B.若m1>m2,则原样品中一定有NaHCO3
C.若53m1/84<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有Na2CO3
D.若53m1/84<m2<m1,则原样品中一定无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下面是利用如图装置完成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注射器1中盛有10mL水,注射器2中盛有10mL石蕊溶液,A中充满CO2,B中盛有NaOH溶液.先将K关闭,推注射器1向A中注入水,一段时间后,看到气球变鼓,再将注射器2中石蕊溶液注入A中,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最后,打开K,看到的现象是溶液沿导管进入锥形瓶.
(2)注射器1中盛有5mL的石灰水,注射器2中盛有10mLNaOH溶液,A中充满CO2,B中盛有稀盐酸(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①关闭K,将注射器2中的10mLNaOH溶液注入A中,轻轻振摇,看到的现象是气球变鼓,甲同学说此现象不能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于是甲同学提出了猜想:上述实验后,可以向外拉动注射器1吸入少量液体和气体如果看到溶液变浑浊现象,则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②对甲同学的猜想,乙同意认为不够准确,原因是二氧化碳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乙同学认为,只需打开止水夹K就能证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则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请写出此实验中能证明实验结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