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都离不开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的水一般都不是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等,可将粗盐溶于水,再进行如下操作:①加入适量稀盐酸 ②加入过量NaOH溶液 ③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④加入过量BaCl2溶液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请将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补充完整:②④③⑤①⑥(填序号)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
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填“>”、“<”或“=”)
(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你还知道水的用途有用作反应物(答一种即可)

分析 (1)自然界中的水中含有一些溶于水的物质;
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2)镁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钡离子能和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能够钙离子结合成碳酸钙沉淀,能和钡离子结合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frac{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4)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解答 解:(1)自然界的水因为溶解了一些杂质,一般都不是纯净物;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一般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故填:纯净物;加热煮沸.
(2)上述操作按合理顺序为:加入过量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加入过量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过量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过滤除去氢氧化镁、碳酸钙、硫酸钡和碳酸钡,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④③⑤①.
(3)①a点表示的意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由于都变成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都不变,因此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
故填:=.
(4)化学实验中,水除了用于溶解物质外,还可以用作反应物.
故填:用作反应物.

点评 (2)中,②④的顺序可以颠倒,而④③的顺序不能颠倒,这是因为如果④③顺序颠倒,则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去,要注意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判断下列描述是物理性质的是(  )
A.木材能燃烧B.水的沸点通常是100℃
C.矿石粉碎D.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有分子和原子,那么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B.氢气C.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有人用下列方法除去硬水中的某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
A.煮沸B.过滤C.吸附D.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氧气;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尾气处理的方法为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2O3$\frac{\underline{\;通电\;}}{\;}$4Fe+3O2↑,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供给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
(1)原子序数是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则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在上表中的位置应是①(填①、②或③),其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2)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4)表中第三周期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5)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同一纵行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同一纵行的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氟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化学符号中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和该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是(  )
A.HB.H2C.FeD.、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现有如图1反应微观模式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填“原子”或“分子”).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从反应类型角度: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物是CO(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如图2,往烧杯的冷水中加入一定量下列某物质,其中不可能引起白磷燃烧起来的是B (选填标号).
A.生石灰B.硝酸铵 C.浓硫酸D.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解离出的酸根阴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实验C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是否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4)通过实验D探究得出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