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请结合图1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填序号).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①写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②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NaHCO3+HCl═NaCl+H2O+CO2↑.

分析 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可用(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要先除杂质再干燥,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4→3→1→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   
(2)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实验室可用(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因此需要加热,故答案为:A     
(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答案为:C;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答案合理即可) 
①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CO2↑+H2O   
②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要先除杂质再干燥,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4→3→1→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NaHCO3+HCl═NaCl+H2O+CO2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干燥和除杂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明发现家中铜制水阀门上有绿色的铜锈,想对铜生锈的原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铜锈为绿色,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提出猜想】小明根据铜绿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设计】小明与同学一起设计如下图所示4个实验.

【实验记录】若干天后,小明发现只有“实验四”出现绿色铜锈,其它实验中均无铜锈出现.
【分析与评价】
(1)实验三与实验四(填实验序号)对比,可以说明“与氧气接触”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
(2)“实验二”与“实验四”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与二氧化碳接触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
(3)实验二、实验三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除去氧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为锥形瓶.
(2)若用上述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则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用接口字母顺序从左至右连接)acbdeg(可用B、C装置进行干燥和除杂).
(3)若同学还想用装置A制取O2,请写出制取O2的反应原理: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
收集H2
B.
O2验满
C.
验证放热反应
D.
获取纯净干燥的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乙溶液可能不饱和
B.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甲一定会析出晶体
C.图3中M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我国近年衍生出的民生热词是“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你认为科学的是(  )
A.使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B.在粽子中加入工业硼砂增加粽子的嚼劲,延长保质期
C.将甲醛用于海鲜产品及肉类保鲜
D.制糕点时用小苏打做发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B.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已知:A、B、C都含有氧元素,C是单质,A、B含有相同的元素.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A、B的化学式AH2O,BH2O2
(2)请写出A→C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根本依据应该是有新物质生成.

(1)两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后,若有沉淀、气体产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写出一有沉淀产生,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2)氢氧化钠与CO2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其气密良好.
①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观察到什么现象?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小明同学认为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了水中所造成的.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进一步做补充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判断依据)
(3)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氯化钠
②该实验过程中,后用滴管加入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③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某同学在两者混合后溶液样品中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正确,请简述其中的理由.
(4)称取12.5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l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