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
在本实验中用的是红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
本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不与红磷反应;
如果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就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体积大于五分之一.
某学生用木炭代替图Ⅰ中的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若仍用木炭代替红磷,对该生的实验方案应做的改进是:在集气瓶中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
图Ⅱ是该兴趣小组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1mL处才停止;对照图Ⅱ实验,图Ⅰ不如图Ⅱ严密;图Ⅲ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先下降是因为开始时,气体受热膨胀,冷却后再上升;
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70mL,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解答 解:(1)在本实验中用的是红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发黄光、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案为:放出热量、冒出大量的白烟;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化合;
(2)本实验还可以说明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不与红磷反应;
故答案为: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不与红磷反应);
(3)如果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五分之一,就说明操作太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故答案为:在将燃着的红磷伸入装置时动作缓慢,致使装置内的部分空气逸散出来;
(4)某学生用木炭代替图Ⅰ中的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若仍用木炭代替红磷,对该生的实验方案应做的改进是:在集气瓶中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
故答案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占了氧气的空间;在集气瓶中放一些氢氧化钠溶液;
(5)图Ⅱ是该兴趣小组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是: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1mL处才停止;对照图Ⅱ实验,图Ⅰ不如图Ⅱ严密;
故答案为:③①②④;1;图Ⅰ不如图Ⅱ严密,测量误差大;
(6)图Ⅲ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先下降是因为开始时,气体受热膨胀,冷却后再上升;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70mL,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液体较难被压缩,所以不能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故答案为:①先下降后上升;70;②ab.
点评 本考点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严密性②所用药品的量③生成物的状态④读数时要冷却到原温度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t1℃时,NaCl和NH4C1两种物质各自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
B. | t2℃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 |
C. | t2℃时,向18g NaCl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固体能全部溶解,形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 |
D. | 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H4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组别 | 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 催化剂 | 压强计度数 |
组一 | 10mL | 清水2mL | 极缓慢增大 |
组二 | 10mL | 0.03g过氧化氢酶 | 快速增大 |
组三 | 10mL | 0.03克MnO2 | 慢慢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