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该实验说明了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4)写出高炉炼铁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也容易生锈,铜锈(俗称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结合
其组成分析,铜生锈是铜与O2、水和CO2共同作用的结果.
(6)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能用作高效催化剂.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纳米级Fe粉,其流程如图2所示(通入N2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纳米级铁粉被氧化):

写出Ⅱ中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H2+FeCl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分析 (1)根据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解答;
(3)根据合金要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解答;
(4)从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去分析;
(5)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考虑;
(6)根据题中信息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解答.

解答 解: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4)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碱式碳酸铜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所以铜生锈时一定有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的物质参加,空气中含碳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含氢元素的物质是水,所以铜生锈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6)H2还原FeCl2置换出铁的化学方程式为:H2+FeCl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答案:
(1)延展性
(2)4Al+3O2═2Al2O3
(3)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4)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水、CO2
(6)H2+FeCl2$\frac{\underline{\;高温\;}}{\;}$Fe+2HCl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金属与合金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甲、乙同学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后,甲、乙同学依次将废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然后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应先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1)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观察与讨论2】当乙同学沿废液缸内壁缓慢倾倒液体时,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经过讨论确定,甲、乙同学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分别是(2)CaCl2、HCl(写化学式),(3)NaCl、Na2CO3(写化学式),才会出现上述现象.
为了科学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缸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CaCl2两种物质;
       乙同学猜想:废液中含有NaCl、Na2CO3两种两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分别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甲猜想不成立,则乙猜想成立.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得出结论:乙猜想成立,则甲猜想不成立.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确定了最终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4)向废液中加入稀盐酸,直至不产生气泡为止.写出处理废液时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实验探究1】为了探究蜡烛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学们作了如下实验.
(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证明有水生成.
(2)将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写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反思质疑】小明提出: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了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析出了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2】同学们对“实验探究1”进行改进:将点燃的蜡烛放到集气瓶底部,再将瓶口盖严,蜡烛很快熄灭.然后取出蜡烛,向冷却后的集气瓶里注入适量的饱和石灰水,振荡,石灰水立即变浑浊,确认有二氧化碳生成.
【交流讨论】“实验探究2”中,小明观察到集气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粉末.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粉末是石蜡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炭黑.
【查阅资料】蜡烛不完全燃烧,不仅生成上述黑色粉末,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且黑色粉末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
【实验探究3】为探究蜡烛不完全燃烧是否生成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将玻璃管的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蜡烛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就会进入玻璃管内.
(2)为了阻止炭黑和氧化铁反应,在玻璃管中部,提前放入了一团棉花.
(3)先点燃蜡烛,稍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铁;一会儿,红棕色氧化铁逐渐变成黑色,证明蜡烛不完全燃烧确实有一氧化碳生成.b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为防止玻璃管b端生成的黑色物质又被氧化,接下来的操作是先熄灭酒精灯,一会儿后再熄灭蜡烛.
【拓展应用】含碳燃烧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空气.为使其完全燃烧,可以采取的一条措施是增大燃料和氧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工业烟气通常含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脱硫处理.如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

(1)下列环境问题与SO2有关的是A(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双碱法中的“双碱”指的是Ca(OH)2和NaOH(填化学式).
(3)CaSO3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7%%(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反应II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
(5)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试剂Ca(OH)2NaOH
价格(元/kg)0.362.90
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SO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通过反应II实现了NaOH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的用量,所以成本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一氧化碳,分子式CO,是无色、无味气体,剧毒.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煤和水在高温下可以生成水煤气(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物).有些现代技术,如炼铁,会产生副产品一氧化碳.它为中性气体.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由于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当一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ppm,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深昏迷.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2)为了预防煤气中毒,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家庭下列措施正确的是b.
a.在煤炉或床头放一盆冷水     b.烟道连接处用胶条密封
(3)CO中毒的原理是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
(4)工业用煤和水生产水煤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5)CO用于工业炼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
B.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C.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
D.在pH=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取d点的固体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近年来,我省许多城市设立了免费公共自行车网点,如图为一款公共自行车,请根据图中标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①④(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②③.
(2)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隔绝与空气和水接触而生锈.自行车链条防锈的措施是涂油.
(3)自行车有些零件用铝合金作材料,虽然铝比较活泼,却耐腐蚀,其原因是Al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废旧自行车回收利用的意义是(答一点即可)保护金属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CO2
(2)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CO2
(3)化工厂排放的SO2可用某物质的粉末处理,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CaCO3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行为中,符合环境日活动主题的是B.
A.焚烧垃圾B.开发新能源C.提倡使用化石燃料D.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