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在水槽内的水中放有一只盛有饱和石灰水的烧杯,烧杯中漂浮着一个小木块,现向水槽内的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生石灰,充分反应后,看到的现象是:①
 
;②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解的氢氧化钙减少,烧杯中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减小,溶液的密度减小,根据浮力等于溶液的密度×g×V,小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分析小木块的沉浮情况.
解答:解:
(1)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解的氢氧化钙减少,烧杯中石灰水溶液的质量分数将减小,溶液的密度减小,根据浮力等于溶液的密度×g×V,小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可知烧杯中的小木块将下沉,原因是溶液的密度减小,小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V增大.
答案:
①石灰水变浑浊;②木块下沉
(2)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熟石灰的溶解度减小,溶液的密度减小,小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V增大.
点评:此题是理化综合题.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溶液的密度×g×V.当温度降低时,溶液的密度减小,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通过改变温度或其它方式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选用发生装置B可用来制取
 
气体,收集该气体可用装置
 
(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是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水溶液叫氢硫酸.硫化氢有剧毒.制取硫化氢气体时,应该选取上述(填装置序号)
 
作为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应选用上述(填装置序号)
 
装置.
(5)小红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图2所示)替代装置B,得到老师的表扬,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结合如图回答:
(1)
 
时,硝酸钾比氯化钠溶解度大.
(2)从含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提纯硝酸钾,应采用
 
的方法.
(3)将t3℃时的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此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或“<”或“=”).
(4)现有10kg 10%的硝酸钾溶液、14kg硝酸钾固体和适量蒸馏水,最多可以配制出30%的硝酸钾溶液
 
kg.配制过程中,小明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出的溶液质量分数偏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为此,他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A实验B实验C实验D
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的两个实验是
 
(填实验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t1℃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2)t2℃时,在100g水中加入50g KNO3晶体,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KNO3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要使NaCl溶液析出大量晶体,适宜的方法是
 
结晶法(填“蒸发”或“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的溶液是无色的.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溶液罩在一起(如图1).过几分钟,同学们看到了小烧杯A中装的溶液变成红色.
于是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A烧杯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变红,与B烧杯无关;
猜想二:大桡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A烧杯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猜想三:
 

同学们根据猜想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现    象结论或解释
①另取一只洁净的烧杯加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单独罩在上述大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

 

猜想一不成立
猜想二不成立
②取上述酚酞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里滴加浓氨水.
 

猜想三成立
同学们通过实验后讨论,获得共识,认为猜想三成立.同时还得出了有关分子特性的结论:
 

某同学将以上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滤纸条A、B、C三处滴有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口棉花团上滴有浓氨水,过一会儿你会逐渐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O表示
 
;2H表示
 
.Al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下列粒子:a分子、b原子、c 阳离子、d阴离子、e原子核、f 质子、g中子、h电子,其中
(1)可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2)呈电中性的粒子是
 
; 
(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4)带负电荷的粒子是
 
;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6)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两种粒子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三种粒子均不显电性
D、三种粒子都能构成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