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 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1 | 向20mL 4%盐酸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
实验2 | 向20mL 5%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 |
实验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下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 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
曲线①为水+13.7%盐酸温度变化曲线
曲线②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3.7%盐酸温度变化曲线
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江油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 水和冰混合;合金
C.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 氯化钾;液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 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 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 + 2FeCl3 =3FeCl2;
②碱性的 Na2CO3 溶液可以与中性的 CaCl2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 Fe、Fe2O3、CaO、Ca(OH)2 和 CaCO3。
(定性研究)小明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发现,试管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少,生成一种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得到浅绿色溶液,他初步判断: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 Fe2O3
(实验质疑)小组同学谈论认为上述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实验。
(定量研究)取 3g 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下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_______。
(2)固体 I 的成分是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下同);
(3)写出生成固体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反思)结合上面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对物质成分的研究有时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
C.定量研究烧杯C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D2 的化学式为 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维生素 D2 中含有 73 个原子 B. 维生素 D2 中 C、H、O 元素质量比为 28:44:1
C. 维生素 D2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96g D. 维生素 D2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常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NH4H2PO4 B. K2SO4 C. CO(NH2)2 D. NH4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B. 2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 30℃时,向20g甲固体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后得到70g溶液
D.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2017年5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为镆,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镆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 B. 元素符号为MC
C. 原子核电荷数为115 D.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黄色火焰
B. 无需检验纯度,氢气可以直接点燃
C.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产物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