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回答问题:(氢气用盐酸和锌制得)

(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防止杂质干扰,正确连接顺序:己→
 

(2)乙装置的作用是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克,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克,丙装置增加了3.6克,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
 

(4)实验结束后,若丁处仍有黑色固体,这对实验的结果的影响是
 
 无影响(填“氧的质量偏大”、“氢的质量偏大”、“无影响”)
(5)装置中的丙能否省去?不能
 
为什么?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实验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2)干燥剂可以吸收水;
(3)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的质量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乙装置中药品增加的质量是生成水的质量;
(4)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不影响实验结果;
(5)丙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防止杂质干扰,利用己装置制取氢气后,通过甲装置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戊装置除去水蒸气,再通过丁装置还有氧化铜,再通过乙装置吸收水,通过丙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乙装置,因此正确连接顺序为:己→甲→戊→丁→乙→丙.
故填:甲→戊→丁→乙.
(2)乙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水.
故填:吸收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生成的水.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克,说明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是6.4g,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克,说明生成水的质量是7.2g,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7.2g-6.4g):6.4g=1:8.
故填:(7.2g-6.4g):6.4g.
(4)实验结束后,丁处是否有黑色固体,不影响对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比值的测定.
故填:无影响.
(5)装置中的丙装置不能省去,这是因为丙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乙装置,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故填:
不能;因为丙装置中的碱石灰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乙装置.
点评: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得出科学结论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垃圾也是一种资源.下列是可回收标识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有对人类或环境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下列对物质利弊的评价不妥的是(  )
A、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
B、CO有剧毒,所以在生活、生产中应禁止使用CO
C、CO2的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D、温室中增加CO2的含量可以提高作物的收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图1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气体A有哪些成分?黑色固体B可能是什么?
【查阅资料】(1)常温下,一氧化碳能与氯化钯(PdCl2)溶液反应生成钯(不溶于水)、二氧化碳和氯化氢.
(2)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提出猜想】猜想1:无色气体A一定是C02,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2:黑色固体B全部是铁.
【交流与讨论】小华认为猜想1不一定正确,无色气体中除了CO2外,可能含有CO.
【探究反思】(1)为验证小华的猜想,大家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
①当X现象为
 
时,可以确定猜想1是错误的,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②Ⅱ中无明显现象,但可以往Ⅱ中滴加足量
 
(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证明气体在Ⅱ中确实已发生了反应.
(2)为验证猜想2,大家称取7g黑色固体B,按图3所示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与现象如下:
①经过分析,大家确定猜想2是错误的,理由是
 

②为了进一步确定黑色固体C的成分,你的方法是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③实验结束后,称得红色固体的质量为6.4g,则黑色固体B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
(1)从该图可知,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中的
 
 
结合生成
 
,而溶液中的
 
 
并没有发生变化
(2)已知硫酸氢钠(NaH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Na+、H+S
O
2-
4
,写出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芳芳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
 
 
 
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芳芳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①金刚石、②氧气、③河水、④铝、⑤二氧化碳、⑥石灰水、⑦空气、⑧蒸馏水、⑨酒精、⑩氧化铜等物质,从中选出合适的物质以每组不少于三种物质进行归类,并说明归类的依据,填入下表
组序物质序号归类依据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
化学方程式
NaOH+CO2
 
Ca(OH)2+CO2
 
NaO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酸”和“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
 
(填符号),因此,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写二条即可).生活中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为:
 

(2)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其化学方程式为: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化学方程式
 

(4)地震灾害发生后,为了灾区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监测,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现有一瓶水样,要获取它的酸碱度,应如何操作
 

(5)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以下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其中“b”指标可以通过加入
 
达到,“c”指标可以通过
 
操作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