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氧气:

下列是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
a、加热   b、组装仪器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装药品,并在导管口附近塞一团棉花,塞紧橡皮塞 e、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g、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正确的操作步骤的排列序号为bcdeafg
(3)若用排水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AD(填序号)
(4)在d操作步骤里,导管口附近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5)在e操作步骤里,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倒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6)在f操作里,开始收集气体的标志是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
(7)在g操作里,为什么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8)某同学在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破裂了,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C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     ③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④试管口附近没有塞棉花  ⑤加热时灯芯与试管接触  ⑥实验完毕先撤掉酒精灯
⑦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

分析 (1)根据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并结合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程式;
(2)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收集方法选择收集装置;
(4)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5)根据给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6)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7)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8)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加热时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

解答 解:(1)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故答案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实验室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故填:bcdeafg;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择装置A;排水法收集氧气选择装置D;故填:AD;
(4)添加药品后,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故填: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5)在铁架台上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倒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填:防止冷凝倒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6)加热高锰酸钾后,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刚冒出气泡,可能含有较多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填: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
(7)实验完成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撤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故填:防止水倒吸入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8)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可能会导致试管破裂;
②试管外壁有水可能会导致试管破裂;
③试管口略向上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
④试管口附近没有塞棉花可能会导致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但是不会造成试管破裂;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都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致使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内,炸裂试管等;
⑦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但是不会造成试管的破裂.
故填:C.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是(  )
A.氢气B.煤气C.面粉粉尘D.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1)大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该反应说明碳有还原性.
(2)图中有一处错误,要改正过来需增加的是网罩.
(3)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小刘的实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小李的实验:Na2CO3+2HCl═2NaCl+H2O+CO2↑.
(2)两人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得出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3)你认为小刘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小李的实验漏掉生成物的气体的质量,将反应物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4)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5)比较两个同学的实验设计,若使用的试剂不变,另一个实验可以采取改进的措施是将小李实验中的烧杯改为密闭容器并使用气球等作为缓冲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
(2)实验室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它与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比较,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安全(答一条即可).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A(填序号),要在试管塞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顺着导管进入水槽,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4)用图F收集氧气时,氧气从c 端进入.
(5)用C装置收集氧气,等到气泡连续并均匀冒出 的时候,开始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操作中,观察到的一项实验现象是:固体溶解或者有气泡产生.
(2)第①步操作后,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CaCl2
(3)计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污染指数50以下51~100101~200201~300301以上
质量级别
质量状况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世博会期间,上海市民可提前2天获知空气质量情况.2010年9月1日,上海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48,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上海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
A.Ⅰ级  优B.Ⅱ级 良C.Ⅲ级  轻度污染D.Ⅴ级  重度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从空气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
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抢救危重病人,还能用于焊接金属的是氧气
空气中含量最多,能用来制造氮肥的是氮气
可以填充霓虹灯内还能做保护气的是稀有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要配制 50g10% 的氢氧化钠溶液
(1)要用5g  固体氢氧化钠.若在实验中氢氧化钠未经干燥直接配制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氢氧化钠要放在小烧杯里.
(2)用50mL 量筒取45mL 的水,量取时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  保持水平,然后倒入烧杯里.若用量筒取水时,仰视液面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3)用玻璃棒将上述溶液搅拌均匀,即得 50g10% 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