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用淘米的水浇花可节约水资源
B.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C. 水在催化剂和太阳能的共同作用下可分解获得氢能
D. 浓硫酸沾上皮肤,必须先用大量水冲洗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它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生活,同时也造成“白色污染”
B. 煤气中毒,是因为其组成中含有一氧化碳
C. 为了防止黄曲霉素对人体危害,一定不要食用霉变食物
D. 营养物质水、糖、蛋白质、油脂、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堂星晨学校2017届考考前模拟(一)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相同.
(2)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请在表中①~⑤五种元素里选出恰当的元素组成一种常见的盐,该盐在农业生产上可用作复合肥料,则该盐的化学式为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东莞市堂星晨学校2017届考考前模拟(一)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 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C……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二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对碳酸钠、碳酸氢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实验探究Ⅰ:碳酸钠、碳酸氢钠受热能否分解
【实验步骤】
(1)在两支试管里分别装入适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并在试管内壁粘贴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2)按下图连好实验装置,并调节杠杆处于水平状态。
(3)点燃酒精灯,先加热左端试管里的碳酸钠2分钟,杠杆保持水平,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说明碳酸钠受热_____(填“分解”或“不分解”)。
(4)然后加热右端试管里的碳酸氢钠2分钟,发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杠杆的右端_____(填“上升”或“下降”),说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拓展延伸】
(1)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也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乙物质是_____(填写俗称)。
(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完成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实验探究Ⅱ:碳酸氢钠受热后残留固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根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不难作出如下3个猜想:
①仅有碳酸氢钠;②仅有_____;③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1)取碳酸氢钠受热后的残留固体1.68 g,充分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次称量固体质量,约为1.23 g。
(2)通过推算可知,猜想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二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12 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
B. 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 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南京市六合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鉴别 | B.物质性质与用途 |
硫酸钾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加水 | 氧气——供给呼吸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
C.安全知识 | D.物质与健康 |
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刚装修的居室——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等中毒 | 缺铁——易产生龋齿 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宿迁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
B. 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
C. 蒸馏水一定是软水
D.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