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简答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镁条的质量大,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对吗?
 

(2)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镁带燃烧的方程是为
 
,完全燃烧后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
 

(3)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镁带燃烧生成了氧化镁,可以写出化学表达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关键是必须保证物质不和外界交换,要从实验条件及实验过程角度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可以知道,化学反应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来分析即可.
解答:解:(1)不正确;因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就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 
.
 
2Mg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的质量=镁条的质量+参与反应的氧气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故答案为:不正确,因为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因此这个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化学表达式为 2Mg+O2
 点燃 
.
 
2MgO
首先本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的,镁燃烧时的现象为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有白烟生成,白烟是氧化镁固体小颗粒,这一部分扩散到空气中.其次做实验时镁带要用坩埚钳夹住进行实验,所以燃烧后的白色粉末可能粘在坩埚钳上,导致质量减轻.
故答案为:
2Mg+O2
 点燃 
.
 
2MgO
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造成氧化镁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层白色粉末,此粉末为氧化镁,也造成氧化镁的损失.
(3)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应的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总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在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不能忽略气体物质的质量.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条件的控制是关键,一般用密闭容器进行实验,称量前后容器的质量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两支试管中各盛有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试管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而试管乙只作加热处理.如果用横坐标(x轴)表示反应时间T,用纵坐标(y轴)表示生成的氧气的质量M,则下列哪个图象最能体现两支试管产生的氧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  )(提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分解,加热后分解速率加快,但慢于加催化剂)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哪一种情况,钢丝绒最容易生锈(  )
A、干燥的钢丝绒在纯氧中
B、潮湿的钢丝绒在空气中
C、潮湿的钢丝绒在纯氧中
D、干燥的钢丝绒在空气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反应时间对应的图形不正确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一定量大理石与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时剩余物的质量
C、电解水时生成气体的质量比
D、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剩余物中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面提供一些物质,请判断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并用直线连起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33.8克NaCl和Na2CO3的混合物与125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150克,求
(1)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
(2)若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教材中的【实验2-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中:
(1)为什么应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
(2)本实验中的红磷能否用蜡烛或硫磺或镁粉代替?为什么?
(提示:硫磺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气体;镁在点燃条件下能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也能跟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
(3)本实验中为什么弹簧夹一开始就得夹住乳胶管?若没有夹住乳胶管会造成什么后果?
(4)在该实验中,等红磷燃烧完毕,打开夹子,发现倒吸入瓶中的水,体积小于原来瓶中空气体积的
1
5
,请分析造成这后果的可能因素?
(5)有人把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所示,并把红磷替换为适量的火柴珠.请你谈谈改进后的优点.(提示:火柴珠含有红磷的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腿色.在做硫跟氧气反应的演示实验中,出自某一目的,王老师在集气瓶中预先注入一些水,并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振荡,把水染成紫黑色(如图所示).
(1)王老师在集气瓶注入水和加高锰酸钾的目的是什么?
答:
 

(2)硫应先利用燃烧匙在空气点燃才能送进集气瓶,硫在燃烧之前,先从
 
态变为
 
态,颜色也由
 
 色变为
 
 色,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3)在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中,玻璃片
 
 (填“应该”或“不应该”)拿掉.
(4)当硫的燃烧在瓶中熄灭或火焰恢复微弱的淡蓝色时,把燃烧匙抽出,盖住玻璃片,振荡,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实验证明:实验完毕,集气瓶中的高锰酸钾不再存在.这说明“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腿色”一定是二氧化硫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小陈取一段细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做成螺旋状,并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1)小陈把铁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2)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一种可能原因
 

(3)假如实验成功,并控制得好,可观察到铁丝下端熔化成一个红热的小球,说明铁丝燃烧伴随
 
的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