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鸡蛋与牛奶中都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蛋白质.
(2)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56%,棉44%”,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涤纶.
(3)农作物的增产需要化肥,常用的化肥KNO3、CO(NH22、Ca(H2PO42中,属于复合肥的是KNO3,过冬前,为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应该向农田里施加Ca(H2PO42(填化学式).
(4)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食醋(选填“食醋”或“食盐水”);铝制品表面的污渍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免破坏表面的致密的保护膜.
(5)为保护空气,减少污染,部分城市实行机动车限行规定,写出两种列入国家空气质量检测标准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分析 (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分析解答;
(3)根据化肥的分类和作用进行分析;
(4)根据洗涤剂洗油污的原理进行分析;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分析;
(5)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解答 解:(1)鸡蛋与牛奶中都富含的有机营养素是蛋白质.
(2)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合成纤维.
(3)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施用磷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4)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将油污分解成小的油滴,被水冲走,利用了乳化原理,所以说明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食醋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铝制品不宜用钢丝球擦洗,以防擦掉表面致密的保护膜.
(5)游泳池中常加入少量硫酸铜,其中具有杀菌灭藻作用的离子是Cu2+
(6)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故答案为:(1)蛋白质;(2)涤纶;(3)KNO3;Ca(H2PO42;(4)乳化;食醋;致密的保护膜;(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物质的分类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③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D.用“化学”眼光分析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
②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分别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①写出小李实验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B.镁带燃烧
②写出两个实验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小刘的实验(试管中发生的):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小李的实验: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
③实验结论: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④你认为小刘的结论正确,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⑤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漏算了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因此,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则一定要设计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正在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呢?
【制定计划】欣欣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明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收集证据】欣欣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仍然平衡;明明的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结论】欣欣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明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反思与评价】①请分析欣欣实验中铁钉需要用砂纸打磨的原因除去铁钉表面的氧化物;
②请你帮助明明分析他在实验中得到“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的原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③请从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分析欣欣实验中天平平衡的原因反应的铁和硫酸铜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硫酸亚铁和铜的质量和;
④我们设计实验来验证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时应注意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反应应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1)B、C中的物质分别属于②③和④(填序号:①化合物、②单质、③纯净物、④混合物).
(2)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3O2$\frac{\underline{\;点燃\;}}{\;}$2SO2+2H2O.
(3)结合图,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从宏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选填“不变”或“增加”或“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粉与炭粉的混合物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分析并计算:

(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从反应类型角度: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种单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4Fe+3CO2或2C+Fe3O4$\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3Fe+2CO2或C+2Fe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Fe+CO2
(3)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如图2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力变化)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4)如图3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该反应的本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或H+和OH-)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反应方式:2KOH+H2SO4=K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我们可以利用如图所示的三种关系对某些知识进行归纳梳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和碱溶液:包含关系B.复分解反应和中和反应:并列关系
C.氧化物和化合物:交叉关系D.化学肥料和复合肥料:并列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