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如图,将大试管用石棉网隔成甲、乙、丙三个区域(石棉是-种矿物,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用石棉作隔层,可像滤纸那样能够阻止固体物质通过,而气态物质能顺利地穿过),每个区域里盛放一种物质被加热(△表示酒精灯加热),现在向你提供较多的干燥的木炭小颗粒、氢氧化铜和高锰酸钾晶体三种物质和三只酒精灯,要使其中蓝色物质变红色物质,那么木炭、氢氧化铜、高锰酸钾应分别在乙、丙、甲区域加热.

分析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加热条件下,氧气和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加热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木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加热条件下,蓝色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甲处放高锰酸钾时,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进入乙时,如果乙处放木炭,加热条件下,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过量的木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甲,如果甲处放氢氧化铜,则在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要使其中蓝色物质变红色物质,那么木炭、氢氧化铜、高锰酸钾应分别在乙、丙、甲区域加热.
故填:乙;丙;甲.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1)试管1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试管2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用燃烧的木条和冷而干燥的烧杯
检验,现象是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是氢气.
(2)写出该反应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小强同学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105
第2次10m
第3次101.2
第4次101.2
(4)要得到280kg 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化学方程式: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试回答问题:
(1)C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H2 (填化学式),其燃烧时火焰颜色为
淡蓝色.B电极为电源的正极.其中D管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2)做此实验时,所用的电流为直流电,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3)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4)该反应的类型为分解反应.
(5)水的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 (填名称,下同),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中就加热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D.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蓄电池中电瓶液硫酸的质量分数为30%、密度为1.22g/cm3,若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5L30%的硫酸溶液,所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升?(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此可知,酒精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可能含有氧原子,请你构想一个实验,并简述实验原理(不涉及仪器)来说明酒精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并用字母代替有关物质的质量进行讨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溶于水是扩散过程,所以溶解都是要吸热的
B.溶液中只可以有一种溶质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密封下,在其他条件不改变时,无论溶液放置多久,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2P2O5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