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是科学学习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初中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1)写出A、B、C所属物质的类别,并以Na、H、O、S元素组成的物质为例各写出一种代表物质的化学式H2SO4;NaOH;Na2SO4或Na2SO3
(2)NaHSO4是硫酸的酸式盐,NaHSO4的溶液具有酸性.写出NaHSO4与表中A、B、C、氧化物中某两种物质分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NaHSO4=Na2SO4+H2O;2NaHSO4+Na2SO3=2Na2SO4+H2O+SO2↑.

分析 (1)因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则根据Na、H、O、S元素组成的物质,结合图可知应分别为酸、碱、盐.
(2)因NaHSO4的溶液具有酸性,则可与碱或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解答 解:(1)结合常见化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可知A、B、C为酸、碱、盐,则Na、H、O、S元素组成的酸为H2SO4;碱为NaOH;盐为Na2SO4或Na2SO3等;
故答案为:H2SO4;NaOH;Na2SO4或Na2SO3
(2)NaHSO4的溶液具有酸性,能与NaOH及Na2SO3反应,
故答案为:
NaOH+NaHSO4=Na2SO4+H2O;2NaHSO4+Na2SO3=2Na2SO4+H2O+SO2↑.

点评 学生应熟悉化合物的分类,根据化合物中的元素组成和性质来认识酸、碱、盐,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金属锂(元素符号为Li)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辣味”属于氢氧化锂的(填“物理”或“化学”,下同)物理性质;
“腐蚀性”属于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
(2)LiOH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
(3)载人航天飞船中通常用LiOH代替NaOH来吸收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则Li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LiOH+CO2═Li2CO3+H2O.
(4)右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CuSO4或Cu(NO32
OH-CO32-SO42-NO3-
Ba2+
Cu2+
Li+微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竖炉冶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艺流程中,甲烷的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生成还原性气体一氧化碳.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还原反应室内炼铁的原理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2价的铜元素$\stackrel{+2}{Cu}$;2个氧气分子2O2
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铜Cu(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已知Q与R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比为(  )
A.16:9B.23:9C.32:9D.4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能制氧气的呼吸面具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呼吸面具中制取氧气的主要原料是固体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钠分别能和二氧化碳、水反应,都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2Na2O2+2H2O═4NaOH+O2↑    
②2Na2O2+2CO2═2Na2CO3+O2
(2)氯化钙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同学们对用过一段时间后的面具中的固体成分产生兴趣.
【猜想与假设】
固体可能为:①Na2CO3;②NaOH和Na2CO3;③Na2O2和Na2CO3;④Na2O2和NaOH.
为了确定用过一段时间后呼吸面具中的成分,该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的探究.
【进行实验】
实验Ⅰ: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看到产生气泡,证明固体中有Na2O2
实验Ⅱ: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看到产生气泡,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2CO3
实验Ⅲ: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加足量水,再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溶液变成红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
通过上述实验,有些同学认为其中有些不妥的结论.
(1)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Ⅱ并不能确定固体中含有Na2CO3.如何改进此实验?取少量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加热
(2)还有些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Ⅲ也不能证明固体中一定含有NaOH.其原因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3)某实验小组为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充分加热10.0g样品至恒重,剩余固体质量为6.9g.(2NaHCO3═Na2CO3+CO2+H2O)
查阅资料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
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2g.
(2)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化学上用符号“${\;}_{Z}^{A}$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_{a}^{b}$Xn+和${\;}_{c}^{d}$Ym-的电子层排布完全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B.a-n=c+mC.a+n=c-mD.b-n=d+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操作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Al>Fe>Cu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人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铜铁铝或铁铜铝.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Cu、Fe、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强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鱼塘边时,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鱼塘中顿时产生大量气泡,经咨询得知,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请你与小强共同探究.
(1)为研究鱼塘中大量气泡是何种气体所致,小强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小强认为是该气体是O2,并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选填“a”或“P”)处检验证明了他的猜想.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小强认为过氧化钙与过量水反应还应产生某种含有钙元素的产物,但他不能确定设该产物是CaO,还是Ca(OH)2.你能确定是什么吗?Ca(OH)2
(3)小强在实验时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由此他还能得出的结论是CaO2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或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
(4)小强还发现,CaO2与水反应一段时间后速度明显变慢,其可能的原因是生成Ca(OH)2微溶,覆盖在CaO2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