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以下对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评价较恰当的是
A.反应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药品消耗少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C.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反应容器中没有水,玻璃仪器不会炸裂,实验更安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操作需要使用坩埚钳的是( )
| A. | 从铁架台上移走刚加热过的蒸发皿 | B. | 从酒精灯上取下灯帽 |
| C. | 从铁架台上取下盛有沸水的烧杯 | D. | 从试剂瓶中取出块状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对下列9种物质进行分类:①锰酸钾;②氧化铁;③氨气;④液氧;⑤冰水;⑥镁;⑦二氧化碳;⑧空气;⑨水银,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④⑤⑧ B.常温下的气态纯净物:③⑦
C.单质:④⑥ D.氧化物:①②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下列要求,用化学式表示有关反应。
(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
(2)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制取氧气。 ▲
(3)常温下,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吸附、过滤和蒸馏等都是净化水的方法 D.用足量的稀硫酸可以除去铜里面混有的少量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M ;N
(2)若用装置B排水收集氧气,气体从 (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瓶底留少量水进行装置C中的实验,水的作用是 .
(3)对比装置D和C,可以得出关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4)某同学连接A、E、F进行实验,A中所加药品不同,F中所加药品相同.
①若实验时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说明A中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性质为 .
②若实验时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F中溶液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实验探究一】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①由实验Ⅰ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②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 ▲ 和 ▲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③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
【实验评价】
①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 ▲ ;
②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
【知识拓展】
①查阅资料可知:CuO、CuSO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②马铃薯长期放置后会发芽,发芽马铃薯中含有一种致毒成分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试计算433.5g茄碱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探究二】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除了催化剂以外,还有其它因素吗?以下是另一实验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H2O2溶 液浓度% | H2O2溶液体积/mL | 温度℃ | MnO2的用量/g |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
① | 5 | 1 | 20 | 0.1 | 4 | 16.75 |
② | 15 | 1 | 20 | 0.1 | 4 | 6.04 |
③ | 30 | 5 | 35 | 0 | 2 | 49.21 |
④ | 30 | 5 | 55 | 0 | 2 | 10.76 |
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还与 ▲ 有关;
从实验 ▲ 和 ▲ 对比可知,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