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隔受热变大
B. 可将大量的氧气压入钢瓶中,说明氧气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C.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D. 我们能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操作都应该注意先后顺序,请在每小题的横线上填“先”或“后”。
(1)使用胶头滴管时,_______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_______把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中。
(2)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_________加质量小的砝码,__________加质量大的砝码。
(3)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___________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___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4)检查装置气密性时,___________ 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__________用双手捂住容器。
(5)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要_______稍稍用力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_____ 把要插入胶皮管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①水银; ②“农夫山泉”矿泉水; ③冰水混合物; ④稀有气体; ⑤净化后的空气;
⑥蒸馏水; ⑦啤酒; ⑧加热KMnO4后的残余固体; ⑨液氧; ⑩四氧化三铁。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 化学反应事实 | 影响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步骤中,“先”与“后”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 )
A. 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B. 给试管加热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C. 瓶内充满气体后,先在水下用玻璃片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于桌上
D. 结束实验时先停止加热,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二氧化碳 ②水 ③高锰酸钾 ④氧气 ⑤四氧化三铁 ⑥五氧化二磷
⑦稀有气体 ⑧过氧化氢溶液 ⑨二氧化硫
(1)通常用作灯泡和焊接的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
(2)白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________;
(6)覆盖地球表面约75%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
(7)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认识厨房中的化学。
(1)包饺子的食材有面粉韭菜、瘦肉、植物油、食盐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
(2)食盐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再经过净化得到;醋通过大米、高梁等粮食发酵酿制而成。晾晒和发酵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
(3)紫甘蓝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呈红色,遇碱性溶液呈蓝色。在炒紫甘蓝丝时,加入食醋后,观察到菜丝都变成了红色,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下列所给的情景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及生活经验确定下列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并说明理由。
(1)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发生了___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日白雪缓慢消融,发生了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粮食酿白酒,发生了____________变化,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