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已知某溶液中存在五种离子,各离子间的个数比为:Cl-;SO42-;Fe3+;K+;M-2:3:1:3:1,则M可能为(  )
A.CO32-B.Mg2+C.Na+D.Ba2+

分析 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为:2+2×3=8,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为:3×1+1×3=6,故M离子带有的是2个单位的正电荷,镁离子和钡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但是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只能是镁离子,故选B.

点评 掌握溶液不显电性以及离子能否共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A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A和B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四种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如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①H2O、CO2,从微观角度解释,属于氧化物的原因是②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有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是氧原子故属于氧化物.
(2)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化学式)C2H5OH.
(3)C分子与D分子的相同点有分子中都含有3个原子,且都有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组装置来制取氧气并进行检验,发现甲装置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而乙却能复燃,其原因是改用乙装置后除去了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酒精灯.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BC,反应完成后要回收二氧化锰,可用过滤(填一种操作名称)的方法.
(3)某同学用A、C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A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实验时,当观察到C中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即收集,待集气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面下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收集的氧气不纯.
(4)D装置有多种用途,在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b(填“a”或“b”,下同)管通入.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使用了类似的装置,在瓶中放半瓶蒸馏水,a管连接储氧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杭州市某郊区一条脏臭的小河,水体存在富营养化污染情况.如图水质监测站在2013年8月对此水体的一天DO(溶解氧)的实测数据,回答:(已知C-12  H-1  O-16 )
(1)据图用文字描述此水域DO在这一天内随水温变化情况.
(2)在凌晨零点时,河水中的DO(溶解氧)仅为该温度下的DO饱和值的75%~80%;但在午后,DO(溶解氧)出现过饱和(指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已超过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溶解度而不析出现象),如在15时,DO饱和度可高达110%,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水温升高,DO饱和值下降:光照增强,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加强,产氧量增加.
材料:下表为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
水温/℃25262729313234
DO饱和值/mg•L-18.158.007.857.657.437.307.20
(3)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化学式以C6H10O5为代表)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作用而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C6H10O5+6O2$\frac{\underline{\;细胞\;}}{\;}$6CO2+6H2O)中所需的O2的量叫做BOD(生化需氧量).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当天测得河水中所含有机物的质量折合成C6H10O5为0.010g•L-1,通过计算回答,该河段适合鱼类生存吗(设水温为25℃)?结论及理由不适合鱼类生存;因为25℃饱和DO值为8.15mgL-1,小于BOD的11.85mg.L-1,会造成鱼类缺氧.
(4)目前杭州市由于执行了严格的污水排放制度重建了水道体系和用专门船只向河流输送某种气体等措施,河流水质已得到显著的改善.这里的“某种气体”是指C.
   A.氢气     B.氯气     C.氧气     D.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化学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1860毫升的蒸馏水用于稀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以“曾青得铁化为铜”记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Cu+FeSO4.小张同学对此很感兴趣,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蓝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
【查阅资料】
(1)温度达200℃时,CuSO4开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2)温度超过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u2O),Cu2O呈红色.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①可能是Cu;②也可能是Cu2O;③还可能是Cu、Cu2O.
【实验探究】
(1)取红色固体观赏,呈亮红色;
(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
【分析推理】
(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u2O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同学们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定亮红色固体为铜.
(2)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uO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这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1000℃.      
【交流讨论】
(1)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此实验中,CuSO4受热分解生成CuO和S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需要图中的实验器材和培养皿;碘液等外,还需要的是分别装有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不考虑实验器材的数量)
(2)请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6CO2+6H2O$\frac{\underline{\;\;\;光照\;\;\;}}{叶绿体}$C6H12O6+6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明显增加,导致海洋的表面水体酸性增强,出现“酸化的海洋”.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水酸化的原因H2O+CO2=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