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碱式碳酸镁是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可用于镁盐制备、制药工业等,其组成一般以 xMgCO3•yMg(OH)2•zH2O 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碱式碳酸镁的生产流 程,并设计实验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Ⅰ碱式碳酸镁的制备(图1)

(1)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
(2)上述流程中 NH3 被循环使用,流程中生成 NH3的化学方程式为:①CaO+H2O═Ca(OH)2
②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3)判断碱式碳酸镁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B(填字母),观察现象判断.
A.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B.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 C.碳酸钠溶液D.稀盐酸
(4)实验室可用复盐 MgCO3•(NH42CO3•H2O 作原料制备碱式碳酸 镁.取一定量原料放入三颈烧瓶中,并将三颈烧瓶放在恒温水浴锅 中加热(如图2所示),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开启搅拌器同时加入预定 的氨水,待温度达 40℃时滴加卤水并继续滴入氨水,一段时间后通 过系列实验操作得到碱式碳酸镁产品.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反应速率,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反应物受热均匀.
Ⅱ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查阅资料】
①MgCO3 $\frac{\underline{\;\;△\;\;}}{\;}$MgO+CO2↑.②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实验设计】(图3)

(5)C 中的物质是浓硫酸(填名称).实验过程中,当关闭 K 后,加热 B 装置,判断碱式碳 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当观察到 C 中无气泡产生,则其已完全分解.D 处常用浓氢氧化钠溶液 而不用饱和石灰水的原因是等体积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含有更多的溶质,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数据分析】
(6)取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4.66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 2.00g,CO21.76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碱式碳酸镁中 x:y 的最简整数比(请写出计算过程).
(7)若没有 A 装置,则测定得到的 z 值偏大(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分析 (1)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能够把固体和液体分离;
(2)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
(3)氯离子能和银离子结合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
(4)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分解速率越快;
(5)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相同条件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
(6)根据提供的数据及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7)若没有 A 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C装置中.

解答 解:(1)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提供过滤把液体和固体分离.
故填:过滤.
(2)上述流程中,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故填: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
(3)判断碱式碳酸镁是否洗涤干净,可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经洗涤干净.
故选:B.
(4)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反应速率;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反应物受热均匀.
故填:使反应物充分混合接触,提高反应速率;反应物受热均匀.
(5)C 中的物质是浓硫酸,用来吸收水蒸气;
实验过程中,当关闭 K 后,加热B装置,判断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当观察到C中无气泡产生,则其已完全分解;
D处常用浓氢氧化钠溶液 而不用饱和石灰水的原因是等体积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含有更多的溶质,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故填:浓硫酸;无气泡产生;等体积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比饱和石灰水含有更多的溶质,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6)设碱式碳酸镁中碳酸镁质量为x,生成氧化镁质量为y,
MgCO3$\frac{\underline{\;高温\;}}{\;}$MgO+CO2↑ 
84                  40     44
x                     y    1.76g
$\frac{84}{x}$=$\frac{40}{y}$=$\frac{44}{1.76g}$,
x=3.36g,y=1.6g,
设碱式碳酸镁中氢氧化镁质量为z,
碱式碳酸镁分解生成氧化镁质量为:2.00g-1.6g=0.4g,
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58                    40
z                    0.4g
$\frac{58}{z}$=$\frac{40}{0.4g}$,
z=0.58g,
$\frac{3.36g}{84}$:$\frac{0.58g}{58}$=x:y,
x:y=4:1,
答:该碱式碳酸镁中 x:y 的最简整数比是4:1.
(7)若没有 A 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进入C装置中,则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水偏大,从而导致测定得到的z值偏大.
故填:偏大.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试按要求填空:

(1)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实验中首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
(3)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多余的CO,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氧气能被压缩在钢瓶中贮存,说明(  )
A.氧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B.氧分子可以再分
C.氧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氧分子之间有间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食品包装中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稳定.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会让我们更健康.
①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B(填序号,下同).
A.鸡蛋  B.馒头  C.蔬菜
②为了预防佝偻病,幼儿及青少年可以补充一些含钙元素的食品.
(3)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是B.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倡导不吸烟
C.食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
(4)已知石蜡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石蜡燃烧形成,如果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会观察蜡烛立即熄灭.
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A(填序号).
A.移动可燃物  B.隔绝氧气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5)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干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不科学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B.患有胃溃疡的病人,不可服用含碳酸氢钠的胃药
C.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排风扇通风
D.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并靠近地面撤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燃烧硫磺熏蒸银耳
B.
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C.
淀粉、糖浆掺成假奶粉
D.
工业石蜡美容苹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C2H5OH)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B.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取用液体
C.
取用石灰石
D.
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学校午餐食谱:米饭、鱼、油煎鸡蛋,为使营养均衡,你认为应补充(  )
A.黄瓜B.牛奶C.油条D.红烧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