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氢氧化铝B.尿素CO(NH22C.氧化钡D.氯化镁

分析 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氢氧化铝是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B、尿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钡是由钡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兴趣小组对月饼包装盒中的“脱氧剂”很好奇,他们观察“脱氧剂”外包装标注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和氯化钠,打开发现灰黑色的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红棕色粉末.
查阅资料:①铁系“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铁能被氧气氧化,从而达到除氧保鲜的目的.铁被氧气氧化最终产物为红棕色的Fe2O3(其他产物忽略不计).
②Fe2O3+3H2SO4═Fe2 (SO43+3H2O;Fe+Fe2(SO43═3FeSO4.探究目的:小组同学欲探究该“脱氧剂”是否已经失效,并测定10g样品各成分的质量.
实验探究:(假设所有操作过程中物质的质量没有损失)
步骤1:小科用磁铁接近样品,发现磁铁吸引了部分黑色固体.
步骤2:称取10g样品与一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7.28g.
步骤3:在如图装置的a导管处再连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将得到的7.32g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用电子秤称得反应前后总质量差为0.1g.
步骤4:将锥形瓶中反应后的液体过滤,分析测算得知滤液中溶质是硫酸和硫酸亚铁,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得其质量为1.82g.
交流讨论:
(1)步骤2目的是溶解样品中氯化钠,并间接得到氯化钠的质量.
(2)小敏还认真分析题中所给资料,认为用产生H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不合理,其理由是样品中的铁,除了与稀硫酸反应生成H2外,还有一部分铁与硫酸铁溶液反应.
得出结论:
(1)小科由步骤1得出的结论是:脱氧剂还没有失效.
(2)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10g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3.5g.(只写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绿色能源不会产生或残留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下列能源中不能称为绿色能源的是(  )
A.热电能B.氢能C.风能D.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媒体报道电热水器反复煮沸形成的“千滚水”有毒,水反复煮沸,亚硝酸盐(含NO2-)含量会不断增多.那么“千滚水”真的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吗?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自来水进行实验,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煮沸次数015102030405060
亚硝酸盐含量
(mg/L)
0.0070.0210.0280.0300.0380.0410.0420.0420.042
回答下列问题:
①增加的亚硝酸盐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类盐转化而成的C(用字母表示)
A.硫酸盐      B.碳酸盐   C.硝酸盐    D.盐酸盐
②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之一是:亚硝酸盐含量≤1毫克/升.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数据,喝“千滚水”真的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吗?不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设计了下列三种检验方法:①加少量饱和石灰水,有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②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③加少量BaCl2溶液,有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其中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只有①和②B.只有②和③C.只有①和③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煤、石油的加工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C.提供充足氧气是燃烧充分的条件
D.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通过下列各组对比试验,能够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A.
人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高于空气
B.
燃烧需要可燃物
C.
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D.
氢离子使石蕊试液变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C(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把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A实验木炭燃烧一段时间后会熄灭,又可说明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与氧气接触.
(3)图B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红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B(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4)C实验烧杯内的药品混合后,天平失去平衡,请解释原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该实验若试剂不变,应如何改进此装置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5)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符号“Fe2+”的名称是亚铁离子.
(2)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N2(填化学符号).
(3)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燃烧后瓶内形成亚硫酸(H2SO3)溶液,写出溶液中氢离子的符号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