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分析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与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相等,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计算即可.

解答 解:已知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内有92个质子.
A、由铀的名称可知,铀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B、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电荷数为92,故说法正确;
C、根据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外电子数为92,故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故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要熟悉原子的结构中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镁带在空气中放置几十天后表面变黑,有人认为这是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也有人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认为这是镁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此,小柯进行了如下探究;将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抽气,然后充入除去二氧化碳后的空气,再在两边用弹簧夹将装置密封,几十天以后观察现象.

(1)两个装置所盛放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水.
(2)几十天以后,两个装置中的镁带表面都未变黑,于是小柯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碳和碳酸镁的混合物,如果小柯的猜想成立,那么取黑色物质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会观察到哪些现象?有气泡产生,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四个图象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A.
  稀释NaCl溶液
B.
 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
向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金属,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兴趣小组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甲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写出仪器B的名称:集气瓶.
②甲同学应选取的试剂是Mn02和H2O2,Mn0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③除用排水法外,甲同学还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④实验前,甲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放人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3)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来制取.则制取甲烷的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填“固体”“液体”或“气体”).收集装置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
(4)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0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实验结束时,乙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净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02
猜想Ⅱ:你的猜想是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0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0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Ⅰ是错误(填“正确”或“错误”)
②针对猜想Ⅱ,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此反应中有无氧气生成.加热锰酸钾,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
(5)同学们用制得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集气瓶底装有少量的水的目的是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O4一种物质.
(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
(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4)丁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和H2SO4
通过进一步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以上丁(填甲、乙、丙、丁)同学的猜想肯定错误,无需实验验证.
[查阅资料]①Na2SO4溶液显中性.
②Al与强碱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等物质.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
丙同学
实验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猜想(3)成立
[总结反思]戊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戊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的理由是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硫酸.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
[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不能(填“能”或“不能”).

(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3)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向盛有100g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Mg粉,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计算该NaOH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②计算该100g稀硫酸中所含溶质硫酸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小林同学在学完中和反应知识后思考,除了通过酚酞变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还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两者能反应?小组同学讨论后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方案一:测定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溶液混合前后的pH.
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匀混合后测定此溶液的pH等于5.
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且该反应中稀盐酸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方案二:小林查阅资料得知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同学们分别进行实验,小林用手触摸发现不同的小组实验放出的热量不同.
【提出问题】影响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多少的因素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反应物的浓度;
猜想二:反应物的用量.

【交流讨论】要准确判断放出热量的多少,不能仅凭手触摸,要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然后再根据一定数据计算得出.
【设计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溶液初始温度均为20℃)
实验编号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及质量分数稀盐酸的用量
及质量分数
比较充分反应后溶液温度实验
结论
110mL10%20mL10%实验1的温度>实验2的温度.
(填“>”或“<”)
猜想一
正确
210mL5%20mL10%
【反思质疑】小涛同学通过测定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变化,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小.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BD或BC(填序号),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填选项).
A.a→b→c→d   B.b→a→c→d    C.c→d→a→b    D.d→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晶体溶化后成液态,形成液晶
B.单晶体表现出的各向异性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
C.太空制作水膜和水球实验是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
D.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
B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C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D除去杂质向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