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以下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

(3)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请你就两个实验的操作过程、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它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Ⅰ. 探究铜锈的组成

(查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如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 B 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1)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依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u 和_________。

Ⅱ.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下图所示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解释与结论)

(3)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4)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填编号)。

(5)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6)为验证猜想,请在图中将实验⑤补充完整___________。

(7)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8)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鉴别空气、O2、CO2最简单的方法是

A. 闻气味 B. 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C.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D.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铝、铁、铜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铝、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AlSO4+Cu

B. 用硫酸铝溶液、氯化铜溶液、单质铁三种物质可探究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C. 铝制品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制器品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D. 我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教育集团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有__;

(4)写出E表示的粒子符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①表示的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②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D. 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滴加 B. 液体加热

C. 固体粉末取用 D. 液体倾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英文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10分)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

写出乙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是 .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个同学将废液倒入实验室的废液缸,结果发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他们产生了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碳酸钙、指示剂、水和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

小云的猜想正确.

.

小红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