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  )
项目物质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
ACO(CO2通过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后,干燥
BFe 粉(Cu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CNa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K2CO3溶液,充分后,过滤、蒸发、结晶
DNH4HCO3固体(NaCl固体)充分加热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l2能与适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H4HCO3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受热不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是一种氧化物B.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性质用途
A氢氧化钙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干燥氧气
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铁锈
D氢氧化钠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吸收二氧化硫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下刚加热后的蒸发皿
B.
稀释浓硫酸
C.
熄灭酒精灯
D.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消耗的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填化学式).
(2)天然降水中会溶解部分空气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正常雨水的pH<7(选填“>”或“=”或“<”).
(3)端午节吃粽子是苏州地区的一项传统民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瘦肉、食盐等.上述原料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氯化钠.
(4)在蒸馒头和炸油条时,下列物质既可以除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的是②(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  ②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取用固体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