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D. 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濮阳市县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象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
A. 锌 B. 碳 C. 铝 D. 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全椒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是( )
A. 水的沸腾
B. 电解水
C. 水的净化
D. 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烧烤类食物深受人们喜爱,但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有严重危害。
(1)木炭作燃料是利用了其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_能;烧烤时人们常用扇子扇火使火更旺,原理是__;
(2)肉类食品直接在高温下烧烤会产生一种高度致癌物--苯并芘(C20H12),附着于食物表面。苯并芘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3)边饮酒边吃烧烤更易致癌。打开瓶酒即可闻到酒味,其微观原因是_____;在人体内,酒精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露天烧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___;烧烤结束时,用水将燃着的木炭浇灭,原理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大理石 B. 称量定质量的氯化钠
C. 读液体体积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金原子①反应微观模型中,有_________种单质分子。
②反应过程中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③金原子对_______(填“CO”或“H2O")起吸催化作用。
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下图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____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是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填序号),指出该装置的一个明显错误_______。
(3)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的装置应选(填序号)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表示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加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请从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溶液。
(2)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然后,对反应过程中废液的溶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后,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I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Ⅱ硫酸钠和硫酸;猜想Ⅲ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无明显变化 | 猜想______不成立 |
②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 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反思与评价)小芳认为实验操作②得出的结论不成立,理由是______。可以改为向废液中加入少量______,溶液变为红色,证明猜想Ⅱ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