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人类生活和化学实验离不开燃料,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为节约能源和避免污染,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有哪些?(一条即可)
(2)实验中若不小心推翻燃着的酒精灯,可以用什么方法灭火?对应的灭火原理是什么?

分析 (1)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增大氧气的浓度或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从增大氧气的浓度或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来考虑.
(2)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铺盖,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
故答案为:(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或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用湿抹布铺盖;隔绝空气.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硒(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含适量的Se矿泉水对人体有益,在H2SeO4中,Se的化合价为(  )
A.+3B.+4C.+6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归纳或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盐,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因此不属于盐
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含碳、氢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
A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分子间的间隔大小会受温度影响
B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苯分子分子很小
C湖面上柳絮飘扬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五月端午粽飘香”瘦猪肉是包肉粽的食材之一,其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另一主要食材糯米在人体中代谢成葡萄糖后,再发生缓慢氧化同时释放能量,请写出此缓慢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6H12O6+6O2$\frac{\underline{\;酶\;}}{\;}$6C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安徽的巢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物产丰富,下列巢湖特产中糖类含量最丰富的是(  )
A.毛白菜B.菜籽油C.白丝鱼D.丝苗米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0%
D.t2℃时,甲、乙溶液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老师告诉他们,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或碳酸钠.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A(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1)可能是NaOH溶液;(2)可能是Na2CO3溶液;(3)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理由是  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另取样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该溶液中为碳酸钠.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