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根据如图中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取用KMnO4固体时,应选用的仪器A (填字母序号,下同),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D,可以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为了不影响氧气纯度,最佳收集时刻是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没过长颈漏斗下端处;
②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是固体的加热反应选择实验的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水性选择收集装置;取用KMnO4药品时,要用药匙;
(3)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观察现象.

解答 解:(1)①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要选择装置D进行实验;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KMnO4时是粉末状药品,要用药匙取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装置中的空气,应该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方在桌面上;故填:A;D;氧气不易溶于水;导管口的气泡连续而且均匀冒出时;正;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C的活塞,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下降,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故填: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1)若用过滤的方法在实验室净化一杯浑浊的水,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蒸馏.
(2)云南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放块状固体
B.
    读液体体积
C.
     闻气体气味
D.
         给液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化学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交给某学习小组一包白色粉末,并提示该粉末由Na2SO4、NaNO2(亚硝酸钠)、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该小组同学们探究该白色粉末组成的实验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1.亚硝酸盐能溶于水.
2.Na2SO4、NaNO2、NaCl的部分性质如表:
化学式水溶液的酸碱性与稀盐酸作用毒性
NaNO2碱性产生棕红色气体
NaC1中性不反应
Na2SO4中性不反应
【实验探究】
限用以下试剂:蒸馏水、酚酞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入氯化钡溶液.无现象①白色粉末中不含有硫酸钠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NaCl
步骤三②在步骤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入适量稀盐酸③产生棕红色气体一定有NaNO2
【讨论】有同学提出步骤二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④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钡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氯化银.请你重新设计实验证明步骤二的结论正确:⑤步骤一: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滴加适量的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白色粉末中不含有硫酸钠;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一定含有氯化钠.
【反思】检验物质时,一定要注意加入试剂的相互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同学做了一些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表示水分子的粒子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查阅资料】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实验准备】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为无色;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以上现象说明,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氨水(填“空气”、“水”或“氨水”).
【进行实验】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装置如图1).观察几分钟,填写下表:
烧杯A烧杯B
现象溶液颜色变红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主要能证明分子具有的一个性质是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如图2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成分为氯化铵),且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现象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HCl=NH4Cl;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原因是氨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过程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   质
反应前质量/g181232
反应后质量/gX26212
A.X的质量为13 g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与丁的质量比为5:4D.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阴离子、阳离子中,按照要求填写下列空格: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4)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质子和中子;
(5)带正电荷的微粒是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6)带负电荷的微粒是电子、阴离子;
(7)不带电荷的微粒是分子、原子、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1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现象:分子的不断运动.
(2)图2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上,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无明显变化,用符号表达式解释现象:H2O+CO2=H2CO3;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3),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原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主要从b管中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