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 烤焦的食物表面呈_______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______元素。
(2) 水果麦片中,属于无机盐的是_____________,加入该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
(3) 揉搓冰敷袋,水袋破裂,盐溶解吸热。这种盐是____________(填“氯化钠”或“硝酸铵”);塑料膜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4)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是硅。硅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它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________位。
【答案】黑 碳 碳酸钙 补钙 硝酸铵 合成 非金属 二
【解析】
(1)日常生活中发现,烤焦的食物表面呈黑色,故填黑;
食物被烤焦时内部的氢、氧元素生成水蒸气,余下的部分为黑色固体,该固体为炭,说明食物含有碳元素,故填碳。
(2)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不含碳酸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化合物,通过“水果麦片”的配料表易得,其中碳酸钙为无机盐,故填碳酸钙;
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作补钙剂,故填补钙。
(3)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而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改变,故填硝酸铵;
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4)硅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所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O、Si、Al、Fe、Ca,Si位于第二位,故填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aCl2应用广泛,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为原料生产CaCl2的流程如图。
(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3)滤液1中的溶质有HCl、FeCl3、MgSO4和_____。
(4)滤液1中加入适量BaCl2的化目的是_____。
(5)滤液2中加入Ca(OH)2可以除去HCl、MgCl2和_____。
(6)滤液3呈碱性,为使溶液pH降低,可加入适量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4.3%,钢中碳的含量为 0.03%~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放在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质量 | 样品的质量 | 稀盐酸的质量 | 烧杯+剩余物的总质量 |
50g | 5.8g | 94.6g | 150.2g |
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 g;
(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 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两组同学都完成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但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实验一】
实验组 | 甲组 | 乙组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产生蓝色沉淀 | 产生蓝绿色沉淀 |
⑴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Ⅰ.碱式硫酸铜是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Ⅱ.碱式硫酸铜的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OH)2SO4表示。
【猜想与假设】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实验二】
实验步骤 | 主要实验操作 | 现象及结论 |
① | 取乙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 | 得到蓝绿色沉淀 |
② | 取蓝绿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多次 | 无明显现象 |
③ |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无沉淀产生 |
④ | 取洗涤后的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
⑤ | 取少量蓝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试剂X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
【解释与结论】
⑵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⑶步骤④中的稀盐酸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⑷步骤⑤中滴加的试剂X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⑸甲组同学在本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成下列实验:
①过滤,取蓝色沉淀于试管中;
②滴加______,沉淀颜色变为蓝绿色;
③重复实验二中的步骤①~⑤。
经实验验证,氢氧化铜也可以转化为碱式硫酸铜。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⑹乙组同学认为在自己组原有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滴加______,可以将碱式硫酸铜转变为氢氧化铜。通过实验,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⑺为了确保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实验的关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I是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B、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G、H、I、F也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同种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D可用作建筑材料,G是红色金属单质,E中含有钠元素,F有两种元素组成;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试推断:
(1)B、I的化学式为:B_____;I_____;物质E的俗名是_____(写一个)
(2)反应D—F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若反应(C→B)为化合反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_____;
②反应G→H方程式为_____;③反应F—I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 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 红棕色的逐渐变黑D.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李将实验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
(1)小李根据组成的元素猜测,无色气体可能是H2、O2、HCl、Cl2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1.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FeCl3在水中解离出Fe3+、Cl-
根据资料,小李可排除的气体为______
(实验一)为进一步验证该气体成分,他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收集满该气体的小试管中,只观察到木条燃得更旺,则该气体一定含_______。
(2)小李认为上诉过程中FeCl3溶液作了H2O2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哪种离子起催化作用,他做了下图所示的对比实验。若要证明FeCl3溶液中的Fe对HO2分解起催化作用,除观察到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外,还需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3)小王同学认为由此得出“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他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三)
X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得出结论)要证明FeCl3溶液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须满足一下两个方面的条件:
①从定性角度需观察到______(填序号)的现象。A.实验一 B.实验二 C.实验三
②从定量角度需得到的关系式为m1=______(用m2和m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烧杯中盛有20.4g Na2CO3和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 ▲ 7(填>、=、<)。
(2) 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3)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
B. 实验中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变红,是因为生成了铜
C. 酒精灯上的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