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发生森林火灾要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
B.白磷保存在冷水中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
C.将煤块制成蜂窝煤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 根据已有的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促进燃烧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是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解答.

解答 解:A、发生森林火灾要开辟隔离带,目的是清除可燃物,正确;
B、白磷保存在冷水中目的是为了隔绝氧气,正确;
C、将煤块制成蜂窝煤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正确;
D、用水灭火目的是为了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着火点,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灭火的原理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王小彤同学在2012年春节期间帮忙厨师剥山药皮后发现,山药削皮后,与空气中的氧化合变成褐色,他感觉很惊奇,查阅资料后才知道这种变化称为食物的酶促褐变.不仅苹果、梨子有这种情况,有些蔬菜(如土豆、茄子等)也有这种情况.如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也很快因氧化而变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A.海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B.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
C.食品袋内充入氮气使其不易变质D.用纯碱作为发酵剂做馒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4
B.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得到洗礼数据
 装置 B C
 反应前的质量 86.3g 284.2g
 反应后的质量 83.9g 286.9g
(请计算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53g质量分数为20%碳酸钠溶液与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沉淀,过滤后得滤液98.5g,求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Na2CO3溶液中显红色,则Na2CO3溶液显碱性; 
步骤2:该同学把步骤1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不含有原3种物质中的稀盐酸;(填物质名称) 
(1)提出部分假设.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假设①:NaCl  Na2CO3;          假设②:NaCl CaCl2和NaOH; 
假设③:NaCl  Na2CO3和NaOH;    假设④:NaCl  CaCl2和Na2CO3. 
上述假设中,你认为不合理的假设是④(填序号),理由是CaCl2+Na2CO3═CaCO3↓+2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完成实验方案.请填写与表中结论相符的实验现象.(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振荡  猜想③成立
(3)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小明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惠周末帮妈妈做家务时,发现厨房里有一包无标识的白色粉末,经询问得知可能是食盐、纯碱或小苏打.于是,小惠取一些带回学校实验室与同学一起对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可能是食盐;
猜想2:可能是纯碱;
猜想3:可能是小苏打.
【查阅资料】小苏打的性质:①水溶液呈碱性;②受热易分解;③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实验探究】小惠取适量白色粉末,配制成溶液,按如表进行实验:
步骤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白色粉末肯定不是NaCl
取少量溶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取少量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讨论交流】同学们认为通过上述实验无法确定白色粉末的成分,原因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步骤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写一个);实验步骤③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CaCO3(填写化学式).
【继续探究】小惠用试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管口套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将导管末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给试管加热,观察到石灰水未变浑浊,得出该白色粉末是碳酸氢钠.
【实验反思】有同学提出:该白色粉末如果放置了较长时间且未密封保存,刚买时也可能是猜想中的另一种物质,理由是厨房温度高,小苏打受热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CO和H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O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上排空气收集
B.H2是最清洁的燃料,实验室宜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
C.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都可用于冶炼金属
D.CO和H2都具有可燃性,分别点燃CO和H2生成产物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