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 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 e点时,固体中只含两种物质
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铁、铜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故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粉先与氯化铜反应,后与氯化亚铁反应,锌与氯化铜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加1份质量,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加9份质量,故可知,bd段为锌与氯化亚铁反应; A、a点时,溶液中的部分氯化铜参加了反应,生成了氯化锌,故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铜和氯化锌和氯化亚铁,错误; B、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二) 题型:计算题
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已知: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⑴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g。
⑵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⑶B点横坐标为多少?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5.3g。Na2CO3、NaCl、NaHCO3。36.5g 【解析】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5.3g;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2CO3、NaCl、NaHCO3; (3) 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二) 题型:简答题
某些碳酸饮料采用PET塑料瓶(有机高分子材料)灌装。用微粒的观点分析,密封良好的塑料瓶装碳酸饮料发生以下变化的原因。
(1)储存时间越长,饮料含气量越少。_____________
(2)若在阳光下放置较长时间,饮料含气量明显不足。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分子小且不断运动,会从PET分子的间隔中逸散出去。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分子运动速度加快,PET分子间隔变大,更多的二氧化碳分子逸散出去。 【解析】 (1)根据分子的运动分析;(2)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析。 (1)储存时间越长,饮料含气量越少;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储存时间越长,气体分子跑掉的越多; (2)若在阳光下放置较长时间,饮料含气量明显不足;因为在阳光下放...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常见气体的制取是初中生必备的实验操作能力。
(1)实验室制取O2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为了制得较纯净的O2最好选用___________法收集。
③制取CO2时,某同学在装置中添加了多孔隔板(图乙),实验时,可将固体药品放在___________(填“a”或“b”)处,若用装置甲制取CO2,加入到试管中盐酸的量最起码要达到___________。
(2)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①图2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气体若选用A装置,除因为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外,还因为___________。
②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图3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图2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关闭止水夹,向试管中注入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入适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证明装置严密;2H2O22H2O+O2↑;排水;a;长颈漏斗的下口以上;锥形瓶;反应物是固体;C; 【解析】 (1)实验室制取O2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如图甲,①对该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关闭止气夹,向试管中注入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入适量的水,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密闭在一容器中,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中部分物质的质量,并与加热前比较(见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 | 30 | 6 | 3 |
反应后质量/g | 12 | 2 | x | 3 |
A. x=24 B. 丁可能是催化剂
C.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2 D. 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表中信息知,乙→甲+丙。A、x=28-10+6=24,故A正确;B、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10∶18=5:9,故C错误;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故D正确。 点睛∶分解反应的特征是一变多。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清远市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测试试卷 题型:单选题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 实验事实 |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
A |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反应物浓度 |
B |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 反应温度 |
C |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 有、无催化剂 |
D |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 反应物的种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