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D.打磨后的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B 【解析】 试题分别点燃一小团棉花和羊毛,棉花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B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天立双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 颜色 B. 密度 C. 溶解性 D. 是否与水反应

A 【解析】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及与水是否反应,可判断能否用排水集气法,根据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可判断出用向上排空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方法与气体的颜色无关,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B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A

Cu(Fe)

稀盐酸

B

CO(CO2)

NaOH溶液,浓硫酸

C

H2(H2O)

浓硫酸

D

NaCl(Na2CO3)

Ca(NO3)2溶液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Fe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Cu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用的试剂正确;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用的试剂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试剂,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因为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而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变质原因__________。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成分进行的探究:

探究一:确定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小强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填一种溶液名称)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

探究二:确定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程度

小刚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后,样品全溶解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固体部分

变质

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_________

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同学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________探究三:定量分析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下面是小明和小军两位同学不同的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小明实验方案计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小军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

③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

④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2.2g

实验

(1)在小军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缺装置C,最终所测得氢氧化钠的含量将会________(填“偏高”、“不变” 、或者“偏低”)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稀盐酸(稀硫酸) 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溶液变红色 不可行 Na2CO3+Ca(OH)2=CaCO3↓+2NaOH 47% 除去空气中的CO2,防止其被D吸收 将反应生成的CO2全部排出被D吸收 偏低 【解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对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成分进行的探究:探究一:确定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②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⑤洗涤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可以溶解油污;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B 【解析】 ①用水灭火的原理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是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环境的温度,使其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①错误;②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②错误;③“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失去蒸发干,故③正确;④防毒面具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强吸附性,活性炭可以吸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物中的

A. 黄瓜 B. 牛奶 C. 炒鸡蛋 D. 烤野兔肉

A 【解析】试题从配置食物看缺少了维生素,维生素主要含在水果和蔬菜中,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试卷-第7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 题型:填空题

(题文)为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以优美的城市环境迎接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北京市正在使用乙醇(C2H5OH)替代液化石油气作为公交车的燃料。

(1)以前的汽车燃料不充分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举两例):_______、_______;

(2)乙醇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是(填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乙醇又可称为“______色能源”;

(4)为减少汽车的城市污染,请你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NO2、CO等C2H5OH+3O2 2CO2+3H2O减少污染节省矿物燃料促进农业发展绿使用车用乙醇、天然气;使用小排量汽车、电动汽车等(合理即给分) 【解析】 (1)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2)乙醇燃烧是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用新的燃料代替汽油不仅可以节约化石燃料,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保;(4)根据题意减少汽车的城市污染,从使用新能源、减少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三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水是_______________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保持水的化学性 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应选用下图中的 ___________装置(填写装置序号),该操作中发生的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__________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则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混合 水分子 过滤 AC Ⅱ 物理 硬 Ⅰ 产生大量泡沫(或没有浮渣产生或产生少量浮渣) 【解析】(1)、根据河水中含有可溶性和难溶性杂质以及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进行解答;(2)、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以及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3)、根据吸附的装置图以及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解答;(4)、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析】 (1)、河水中含有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伊春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解析】 A.下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石灰石高温煅烧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