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CO2可用于制备碳酸饮料,人饮后有清凉感。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的CO2的含量。

实验步骤:

①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至刚好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完全反应,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待测定;

③称得装置D的质量为xg,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将步骤②中待测液全部加入仪器②中,关闭开关a,打开仪器①的活塞,向仪器②中注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仪器①的活塞;

④打开开关a,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称量D装置质量为yg.

注: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

(3)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_____g/L.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

(5)若没有C装置,则测得CO2含量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无法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高碑店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目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用小刀切割蜡烛,以研究石蜡的硬度

B. 将石蜡放入水中,研究石蜡的密度,以及能否溶于水

C.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以研究白烟能否燃烧

D. 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下图所示)约1秒后取出,以研究火柴梗能否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施甸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学业水平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参加中考了,小明的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肉糖醋鱼排骨汤

饮料

牛奶

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 鸡肉 B. 鸡蛋

C. 红烧鱼 D. 青菜或水果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段考(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糖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其代谢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纳为:C6H12O6+6O2=6H2O+6CO2.下列有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葡萄糖和氧气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每 180g 葡萄糖最多能消耗 192g 氧气

C.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保持不变

D. 氧气是该反应的氧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段考(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氧气的验满 B. 探究分子运动

C. 将河水变为纯水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四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0s 时,溶液中溶质为 AlCl3、HCl B. 0~50s,发生稀盐酸与 Al 的反应

C. 反应过程中没有热量放出 D. 100s~140s,压强减小是因为不再生成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八校联考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3月份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②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Na2SO3+O2=2Na2SO4;(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3)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______。

(实验探究I)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小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没有变质,还是Na2SO3

乙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_

已部分变质

(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Ⅱ)

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

(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

(2)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

(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4)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

(5)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

D装置的作用为______。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解释)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吉安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小考(3月份)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l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

梗的____(选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____。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

熄灭后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合理的是( )

A. 用50 mL量筒量取5.26 mL水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C. 用托盘天平称取5.6 g 硝酸钾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大量白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