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同学们对制作糕点常用膨松剂Na2CO3或NaHCO3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表1
20℃8%Na2CO3溶液8%NaHCO3溶液
pH10.68.0
表2
溶解度10℃20℃30℃40℃
Na2CO312.5g21.5g39.7g49.0g
NaHCO38.1g9.6g11.1g12.7g
【探究一】NaHCO3和Na2CO3性质差异的探究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蓝色;酸碱度: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填“>”或”“<”).
(2)稳定性:按图1,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对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强(填“强”或“弱”).
(3)利用溶解度鉴别NaHCO3和Na2CO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A.(选填A、B或C)
A.2g      B.0.96g      C.0.5g
【问题讨论】
(4)实验结束时,应先B(选填A或B).
A.熄灭酒精灯   B.将甲、乙烧杯移开
(5)甲认为探究稳定性实验中,由于受热时两物质温度不同,不能得到(2)中的结论,经对装置设计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得到上述结论,理由是碳酸氢钠的受热温度低于碳酸钠的受热温度.
【探究二】测定NaHCO3和Na2CO3混合物10.0g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图2,夹持装置略)


【问题讨论】
(6)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尽;
(7)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没有装置E,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偏大(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8)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含量测定】
(9)测得装置D的质量实验前为122.2g,实验后为124.4g,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知识拓展】
(10)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分析 【探究一】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探究二】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碱石灰能够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解:【探究一】
(1)现有20℃时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2CO3和NaHCO3溶液酸碱性: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显蓝色;
酸碱度:NaHCO3溶液<Na2CO3溶液.
故填:蓝;<.
(2)稳定性:按图1,实验中可观察乙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对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故填:乙;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结论:在受热条件下,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性强.
故填:强.
(3)分别取Xg两种固体粉末加入20℃,10g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溶解现象来区分,X可以是下列的A,因为2g碳酸钠能够完全溶解,而碳酸氢钠不能完全溶解.
故填:A.
【问题讨论】
(4)实验结束时,应先将甲、乙烧杯移开.
故填:B.
(5)经对装置设计讨论后一致认为可以得到上述结论,理由是:碳酸氢钠的受热温度低于碳酸钠的受热温度.
故填:碳酸氢钠的受热温度低于碳酸钠的受热温度.
【探究二】
(6)实验前先通一段时间的空气的目的是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尽.
故填:把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尽.
(7)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若没有装置E,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进入D中,导致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从而导致NaHCO3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会偏大.
故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偏大.
(8)停止加热后,仍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故填: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排入D中.
(9)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24.4g-122.2g=2.2g,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168                   44
x                     2.2g
$\frac{168}{x}$=$\frac{44}{2.2g}$,
x=8.4g,
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frac{8.4g}{10.0g}$×100%=84%,
答: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10)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可以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O2+H2O=2NaHCO3
故填:Na2CO3+CO2+H2O=2NaHCO3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有上述实验事实可知:(提示:铁和硫生成硫化亚铁,硫化铜是一种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Fe、FeS(填化学式),理由是B装置增重,说明反应生成了硫化氢气体,固体M中一定有FeS;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说明硫化氢气体已被完全吸收,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说明还有另一种气体氢气生成,固体M中一定还有Fe.
(2)B装置的名称是洗气瓶,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2NaOH═Na2S+2H2O.
(3)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硫化氢气体是否被B完全吸收,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
(4)稀硫酸和固体M的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硫,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漏斗.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BC.
A.铁和硫反应完的M中有未反应的铁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图甲的实验方法,做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
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C${\;}_{{u}_{2}}$O,同学们猜想的依据之一是生成物的颜色,另一依据是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实验与探究】
(1)小李认为炭粉和氧化铜反应需要较高温度,建议用酒精喷灯替代酒精灯(如图乙),并添加了止水夹,在实验结束时及时夹上.
(2)对下列三种有关碳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例,最合理的选择是C(填字母).
A.3:32       B.3:40       C.3:48
【分析与交流】
同学们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获得了紫红色铜,实验获得了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1)写出下列粒子符号.
①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2O,3个钠离子3Na+
②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Mg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2)从氦气、二氧化碳、生石灰、食盐中选出相应物质填写化学式.
①可用作干燥剂的是CaO;
②可用作灭火剂的是CO2
③可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的是He;
④厨房中能调味和防腐的一种盐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海南东线高铁的开通,改善了人们的出行.铁轨通常由锰钢制作而成,锰钢属于(  )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火碱”指的是(填化学式)NaOH;
(2)可用于洗涤油污的Na2CO3水溶液呈碱性(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活性炭作为家用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吸附作用;
(4)NH4NO3(硝铵的主要成分)和(NH42SO4(肥田粉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盐(填“酸”“碱”或“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
A.HB.H2C.2HD.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冲洗汽车上的泥污
C.用洗头膏头发上的头油
D.用盐酸洗去石灰水瓶壁的白色固体碳酸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O;
(2)2个铵根离子2NH4+
(3)水中氧元素化合价H2$\stackrel{-2}{O}$;
(4)硫酸钙中的阴离子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