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 | 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
C. | 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 D. |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 |
分析 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铱原子核由77个质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77,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铱元素带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铱原子核由77个质子,则该原子的核外有77个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是实心球体 | |
B. |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 | |
C.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 |
D. | 电子的质量很小,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测定某地雨水是否为酸雨 | 加无色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
B |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Cu丝分别插入FeCl2溶液、AgNO3溶液 |
C | 检验待测液中是否存在SO42- | 取样,先滴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 |
D |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 加BaCl2溶液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紫色的石蕊试液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
B. | 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CO2气体 | |
C. | 通过测定水和食盐水的沸点不同,来区别水和食盐水 | |
D. | 用水区别CuSO4、NaOH、CaCO3三种白色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6.5% | B. | 33.3% | C. | 36% | D. | 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