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现有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四种物质,按要求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________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______能支持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________色火焰.

(2)

________是无污染的新型能源;________(固态)可用于人工降雨;________是有毒气体,但可以用于冶炼铁.

答案:
解析:

(1)

H2,CO,CO2,O2,蓝紫

(2)

H2,CO2,C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7、现有下列仪器装置:

(1)装置A中所标仪器名称是:a
试管
;b
酒精灯

(2)某气体可用装置D或E收集,则该气体是氢气或氧气、二氧化碳中的
氢气

(3)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加热分解草酸晶体,应用上列装置
A
 (填序号).
(4)老师说,草酸晶体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受热分解全部生成气体且都是氧化物.于是,他们对生成的气体进行了假设.请你也对草酸分解的产物作出一种假设(填物质名称):
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混合物(或者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混合物或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

(5)该小组用下列装置开展实验验证他们的假设.其中,甲盛无水硫酸铜(白色,遇水变蓝,不与CO、CO2反应),乙和戊盛足量澄清石灰水,丙盛浓硫酸(有吸水性,不与CO、CO2反应),丁玻璃管中装有氧化铁粉末.图中甲乙装置的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
甲装置可以验证是否产生了水,如果甲和乙互换位置,气体通过乙装置会带出部分水蒸气,干扰实验结论的得出


(6)要知道一定质量的草酸晶体分解得到的CO2质量,最简单的方法应该是称量实验前后装置
(填序号)的质量,然后再进行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荣成市模拟)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100g液态水加热完全蒸发后得到100g水蒸气
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盐酸
④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⑥厨房里烧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CaCO3
 高温 
.
 
CaO+CO2↑,分解反应;C+O2
 点燃 
.
 
CO2,化合反应
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CaCO3
 高温 
.
 
CaO+CO2↑,分解反应;C+O2
 点燃 
.
 
CO2,化合反应

(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
H+和OH-
H+和OH-

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
不变
不变
(变,不变),所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变化①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由是(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是对于化学变化来说的,①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质量守恒定律是对于化学变化来说的,①反应属于物理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3)变化⑥如果在纯氧中进行,要比在空气中要剧烈的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在纯氧中进行时碳原子与氧分子接触面积大了,反应的速度快
在纯氧中进行时碳原子与氧分子接触面积大了,反应的速度快

(4)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填序号)
②④
②④
;消除有害物质的是
,⑥是将
化学
化学
能转化为
能.
(5)许多物质是通过物理变化提纯的,物理提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另一种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上述6个变化中,是通过物理提纯的方法获取所需物质的是(填序号)
①⑤
①⑤
,提纯思路是
①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⑤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
①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⑤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
,分离提纯利用了所需物质和杂质之间(写具体的性质)
沸点
沸点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几种常见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①液态氧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氧化镁⑥碳酸氢铵(NH4HCO3) ⑦高锰酸钾 ⑧水八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氧化物的是
④⑤⑧
④⑤⑧

属于单质的是
①③
①③

(2)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小明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与试管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为
2:1
2:1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通电
氢气+氧气
通电
氢气+氧气
,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说出一条: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合理即可)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或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合理即可)

(3)右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用序号回答:
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A
A
;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DE
DE
;产生的新微粒是
BC
BC

A.H2O  B、H2   C、O2  D、H   E、O   F.H+
(4)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净化处理,请回答: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过滤
过滤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
②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煮沸
煮沸

③含氮的物质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
A
A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100g液态水加热完全蒸发后得到100g水蒸气
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盐酸
④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⑥厨房里烧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______.
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______(变,不变),所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变化①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由是(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____.
(3)变化⑥如果在纯氧中进行,要比在空气中要剧烈的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4)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填序号)______;消除有害物质的是______,⑥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5)许多物质是通过物理变化提纯的,物理提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另一种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上述6个变化中,是通过物理提纯的方法获取所需物质的是(填序号)______,提纯思路是______,分离提纯利用了所需物质和杂质之间(写具体的性质)______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100g液态水加热完全蒸发后得到100g水蒸气
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盐酸
④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⑥厨房里烧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反应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   
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    (变,不变),所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变化①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由是(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   
(3)变化⑥如果在纯氧中进行,要比在空气中要剧烈的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4)从应用的角度看,上述变化中利用化学变化获取有用物质的是(填序号)    ;消除有害物质的是    ,⑥是将    能转化为    能.
(5)许多物质是通过物理变化提纯的,物理提纯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杂质,另一种是从混合物中取出所需要物质,上述6个变化中,是通过物理提纯的方法获取所需物质的是(填序号)    ,提纯思路是    ,分离提纯利用了所需物质和杂质之间(写具体的性质)    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