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B 【解析】 A. 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故错误; 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较好,故制取; C.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与生成氧气的多少无关,故错误; 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错误; 故选B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 验证铜比银活泼:2AgNO3+Cu=Cu(NO3)2+2Ag 置换反应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C. 乙醇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A 【解析】 A、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Cu(NO3)2+2Ag,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运用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符号↑: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 B. 配平时可以改动化学式右下角表示的小数字
C. 符号△:表示点燃 D. 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数相等
A 【解析】 A、符号↑:表示在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说法正确;B、配平时,需要在化学式前面添加适当的系数,决不能改动化学式,说法错误;C、“△”表示加热,说法错误;D、“═”表示生成,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之间有可能相等,也有可能不相等,说法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 氢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改变
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分子构成不同
D. 二氧化碳能灭火而一氧化碳能燃烧——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 【解析】 试题能闻到气味,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氢气液化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原子间的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方法有: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________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
③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H2和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
④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 .
(2)“嫦娥”和“玉兔”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用有机材料聚酰亚胺加入金或银制成的薄膜,具有极好的隔热性能,加入金或银的聚酰亚胺薄膜属于________材料.
(3)“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Fe2SiO4),还在月球物质中捕获到来自太阳风的Ar﹣36、Ar﹣38.
①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
②Ar﹣36与Ar﹣38在原子构成微粒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 .
沸点负C+2H2OCO2+2H2水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复合+2中子数不同 【解析】 试题(1)①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电解水时氢气出现在与负极相连的玻璃内,其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 ③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焦炭和水蒸气;反应条件为高温;生成物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高温H2+CO 在这个反应中水中的氧元素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基础实验1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是某位同学对阶段学习的有关内容的归纳:①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②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氧气的用途很多,比如可以做燃料;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该同学归纳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B 【解析】 【解析】 ①工业上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液态空气的办法得到氧气,正确;②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③物质与氧气的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④制取任何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正确;⑤氧气具有助燃性,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做燃料,故错误;⑥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错误; 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5.3金属防护与废金属回收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________ ;②废旧金属的________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金属;④寻找金属的________ .
金属锈蚀回收利用代用品 【解析】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防止金属锈蚀;②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金属;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如图所示)的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一模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为探究金属镁的化学性质,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分别完成了下列实验:
(甲组同学实验)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 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乙组同学实验)将点燃的镁条放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主要是白色固体,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①甲组同学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②乙组同学实验反应后产生的黄色固体是什么?
(对甲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
(1)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 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2)对气体的成分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相关验证实验
(作出猜想)猜想一:气体是 H2; 猜想二:气体是 CO; 猜想三:气体是 CO2; 猜想四:气体是 SO2;
(初步验证)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正确,原因是 ___________ 。小组同学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又可得出猜想 ___________不正确。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气体的成分,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点燃该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__________ 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 _____ | 猜想一正确 |
(对乙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确定实验反应后产生的黄色固体物质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
(做出猜想) 黄色固体为 Mg3N2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燃烧后的产物置于试管中,并向其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微热,将__________ 试纸放在试管口 | 试纸变为 _______色 | 黄色固体为 Mg3N2 |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 N2 的含量远大于 O2 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却远多于氮化镁,为什么?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 。
增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或不符合元素守恒、或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三干冷 水(或水雾、或水珠)润湿的红色石蕊 蓝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活泼,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 对甲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对乙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根据题中查阅资料提供的信息和氨气检验方法,氮气和氧气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对甲组同学实验进行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